[发明专利]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8760.2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波;何玲;杜飞龙;袁庆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3/12 | 分类号: | B65B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辣椒 灌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油辣椒制品作为一种备受消费者喜欢的风味食品,其料质包含辣椒、花生、豆豉、食用油及肉和其他固液态调配添加物。由于该瓶装食品属于复杂固液混合体,其密度不均且流动性差,灌装时需要保证每瓶品质一致,即食品中固体、液体有严格比例。现有技术中,灌装装置主要单独用于液体、粉体、规则固体等,中国发明专利CN201220105206.7公开了一种饮料灌装机的储料罐,在灌装机的储料罐体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上设有叶片,使果粒悬浮在液体饮料中,不易堵塞出料孔。而这种结构对复杂固液混合体的油辣椒制品的灌装,搅拌不均、灌装不均匀、灌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能搅拌均匀、提高灌装质量和灌装效率的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包括搅拌机构、料箱、活塞机构、进给机构、称重机构、机架,该搅拌机构的搅拌轴位于料箱内,料箱下端的出料口与活塞机构相连,活塞机构与进给机构相连,活塞机构下方设置有称重机构,其中: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轴上设有外搅拌器、顶层搅拌桨、中间层搅拌桨、底层搅拌桨,顶层搅拌桨、中间层搅拌桨和底层搅拌桨位于外搅拌器内。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外搅拌器的桨叶D为挡板式桨叶或螺旋带式桨叶。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外搅拌器的桨叶D均为四片。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顶层搅拌桨的桨叶C为瓦状桨叶或斜叶式桨叶。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顶层搅拌桨的桨叶C为三片。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中间层搅拌桨的桨叶B为V型桨叶、弧叶型桨叶、折型桨叶或箭叶型桨叶。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中间层搅拌桨的桨叶B为三片或六片。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底层搅拌桨的桨叶A为瓦状桨叶或斜叶式桨叶。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底层搅拌桨的桨叶A为三片。
上述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进给机构为圆柱凸轮机构,包括支架、凸轮、滚轮、传动杆,该凸轮位于支架上,滚轮位于凸轮外圆周面上的斜向凹槽中,传动杆的一端与滚轮相连,另一端与活塞机构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搅拌机构的搅拌轴上设有外搅拌器、顶层搅拌桨、中间层搅拌桨、底层搅拌桨,顶层搅拌桨、中间层搅拌桨和底层搅拌桨位于外搅拌器内。由于油辣椒制品的密度不同,很容易导致上下分层,设置外搅拌器有利于实现料箱壁周围与中间原料的均匀搅拌,同时可以防止灌装料对料箱壁的附着;搅拌机构的搅拌轴上设有顶层搅拌桨、中间层搅拌桨和底层搅拌桨三层复合搅拌桨,设置多层复合式内搅拌桨能实现不同固液态原料上下层之间的搅拌均匀,同时不同结构桨叶之间的配合使用又能实现径向混合,使搅拌更加均匀,这样的组合式搅拌装置解决了油辣椒等复杂固液混合体灌装不均的难题,确保了固液混合灌装料体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提高灌装效率,减少社会劳动力,节约制造成本,可行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挡板式桨叶的外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螺旋带式桨叶的外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顶层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间层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底层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搅拌机构;2、搅拌轴;3、料箱;4、外搅拌器;5、顶层搅拌桨;6、中间层搅拌桨;7、底层搅拌桨;8、活塞机构;9、进给机构;10、称重机构;11、机架;12、支架;13、凸轮;14、斜向凹槽;15、滚轮;16、传动杆;17、桨叶A;18、桨叶B;19、桨叶C;20、桨叶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油辣椒的灌装装置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膝假体的改进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把持处理装置和把持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