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的中药和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8908.2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垂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垂宁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腰椎 突出 骨质增生 中药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的中药和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内服中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中医在治疗本质性机能下降的风湿骨痛、外创和退行性引起的筋骨病变时多采用中药服剂,内服药方法简便,药物经消化系统吸收经血循环系统将药物作用于病灶使人体康复。但是,内服药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药物吸收损耗大;2)药物副作用易伤害内脏;3)对病患的味觉刺激辛苦。特别是对于治疗时间较长的病患,采用内服方法已不可取。中医在发展中形成了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治能规避内服药所带来的缺点,长期以来我国医药界已经开发出不计其数的外治药物,为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药外治法具有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药物吸收缓慢和药物渗透不足;2)在增加药物吸收助剂时易引起皮肤老化并损伤组织。
治疗疾病最重要的是能有效快速治愈,然而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常会产生某些新型疾病,使传统常规治疗功亏一篑,骨质增生与腰椎间盘突出就是此类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论断目前腰椎间盘突出在西方医学中还不能有效治愈,只能借助手术切除与修复,风险大费用高且效果不理想。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骨质增生俗称腰痛病,两个病所形成的病痛症状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1)腰部疼痛,2)大腿外侧坐骨神经压迫疼痛,3)腰腿部活动受制。中医早期只把两种疾病通称为腰腿痹痛症。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X光、CT、磁共振等先进检查技术的涌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骨质增生的诊断已相对简单。虽然诊断简单,但世界卫生组织与西方医学界都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骨质增生两种疾病没法根治。两种疾病虽从检查中能本质区分,但是治疗方法基本相同。西医治疗采用消炎、止痛、局部神经封闭或外科手术切除,给药方式为内服药物与注射。而中医治疗采用牵引、针灸、拔火管、推拿加服中药与外敷药贴。随着电对人类生活的引用,近年国内外相继开发了频谱、红外、磁振、电击、电针、脉冲等一系列电理疗产品辅助治疗。
国内部分药企也开发出了多种内服药及外用药贴专用于这两类疾病,然而大部分产品对于这两类疾病是达不到根治效果的,有少数产品对这两类疾病能起到暂时疗效,但不能有效解决广大病患的痛苦。申请人通过多年的医治实验和对中医历史留摘医案的分析,根据中医学理论将这两类疾病进行病理推断,发现了目前中西医与新开发的各种医治与康复方法无法根治两种疾病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对两种疾病的形成与产生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把综合原因复杂造成的疾病,简单的采用物理治疗或一般的消炎止痛进行解决,是不能根治的,需要另寻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慢性风湿骨痛、腰腿肩疼痛、劲椎病的中药及使用该中药发挥最佳药效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的中药,由干姜、白附子、薏苡、党参、木香、川弓、防风、徐长卿、杜仲、巴戟、补骨脂、红花、当归、仙茅、淫羊藿组成,上述原料加白酒浸泡10-20天后制成液体药即可。
优选的,上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干姜8份、白附子6份、薏苡15份、党参10份、木香6份、川弓8份、防风8份、徐长卿8份、杜仲10份、巴戟8份、补骨脂10份、红花8份、当归10份、仙茅10份、淫羊藿10份,上述原料加1200份白酒浸泡15天后即可。上述中药以国家药剂重量规范克数份为准,药的制作总量以基本方每药配制量数进行倍数乘积而定。
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的中药的使用方法,将上述中药液外涂于病灶,再加热理疗,为保持外加温度使得人体感觉舒适,防止外温过高灼伤体肤,影响治疗,加热理疗时人体受热温度不超过45度。
进一步的,在热疗2小时后,再于病灶处外贴膏药,该膏药由以下原料制成:干姜8份、白附子6份、薏苡15份、党参10份、木香6份、川弓8份、防风8份、徐长卿8份、杜仲10份、巴戟8份、补骨脂10份、红花8份、当归10份、仙茅10份、淫羊藿10份。
优选的,该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将上述膏药的原料磨粉、过筛后制成纳米级细粉药物材料,将膏药基质与细粉药物材料配制为膏药。膏药基质由植物油脂、松香、阿拉伯胶、蜂蜡、氮酮原料制成,加热各原料,熬制,摊凉,放置3个月退毒陈化备用,将陈化后的基质再加热溶化并将细粉药物材料加入溶化的胶基中制成膏药。
优选的,上述膏药基质原料的重量比为:植物油脂:松香:阿拉伯胶:蜂蜡:氮酮为1:4:4: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垂宁,未经邱垂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