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腔共振式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9005.6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兆祥;张杨;王攀;卫凯凯;乔同超;杨学新;王志伟;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振 消声器 | ||
1.双腔共振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旁支管道、上共振腔和下共振腔;所述上共振腔和下共振腔以串联的方式设置于主管道相连的旁支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共振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共振腔通过旁支管道与主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共振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共振腔通过双腔之间隔板上的管道与上共振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共振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共振腔通过双腔之间隔板上的开孔与上共振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共振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共振腔和下共振腔为在低频范围内产生两个不同的共振频率的共振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共振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共振式消声器的共振频率满足以下方程:
其中:
式中:f1,2表示双腔共振式消声器的共振频率,c0为介质中的声速;Ai为管道或开孔横截面的面积;li为管道的长度或开孔的高度;Vi为腔体的体积;AP为主管道的管径;i为1或2以角标形式表示上腔或下腔的对应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共振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共振式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满足以下方程:
其中:
式中:TL表示传递损失,c0为介质中的声速;Ai为管道或开孔横截面的面积;li为管道的长度或开孔的高度;Vi为腔体的体积;AP为主管道的管径;f为不同的声波频率;i为1或2以角标形式表示上腔或下腔的对应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0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书写笔芯
- 下一篇:一种滚柱式双向超越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