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09176.9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强;郑煊;常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上网功能的电子设备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研发过程中,外场做实网测试是发现手机问题、评估手机的重要一环。
在现有的外场实网测试中,需要根据参考机B来评估待检测手机A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其中,参考机为经过测试各项标准已经符合行业标准的手机。具体的测试方法是,假设待测手机A和参考机B在相同的外场条件下做接通率测试,待测手机A与其他移动终端互播,接通后通话30s后挂断,重复上述操作50次,记录呼不通的次数和测试状态,参考机B同样的进行上述操作,记录测试结果并作为参考,只要待测手机A和参考机B的测试结果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则认为待测手机A的接通率符合行业标准。
但是,由于外场环境的不确定性,现有的外场实网测试的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外场实网测试的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的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试方法,用于测试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其中,电子设备为待测机,所述待测机根据参考机来检测自身的通信功能,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同时接收测试指令,其中,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处于同一测试网络,所述测试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内容;
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接收到测试指令后,同时根据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进行相应的测试。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同时接收测试指令,包括:
第三方终端同时向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发送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三方终端为独立于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之外的终端。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接收到测试指令后,同时根据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进行相应的测试,包括:
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在接收到所述测试指令后,开始搜索网络,并获得用于测试的信道信息列表;
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在所述信道信息列表中选择同一信道,并根据所述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在所述选择出的信道上进行相应的测试。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测试指令包括接通率测试内容,所述接通率测试内容包括:
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播出相同次数的终端标识号;
记录拨通和/或未拨通的次数。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测试指令包括短信息测试内容,所述短信息测试内容包括:
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发出相同次数的短消息;
记录发出和/或未发出的次数。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通过WiFi或蓝牙同时接收测试指令。
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测试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其中,电子设备为待测机,所述待测机根据参考机来检测自身的通信功能,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处于同一测试网络,所述装置设置于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同时接收测试指令,其中,所述测试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内容;
测试单元,用于所述待测机和所述参考机接收到测试指令后,同时根据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进行相应的测试。
优选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测试单元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测试指令后,开始搜索网络,并获得用于测试的信道信息列表;
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信道信息列表中选择同一信道;
应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在所述选择出的信道上进行相应的测试。
优选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测试指令包括接通率测试内容,所述测试单元包括:
第一拨号模块,用于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播出相同次数的终端标识号;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拨通和/或未拨通的次数。
优选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测试指令包括短信息测试内容,所述测试单元包括:
第二拨号模块,用于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发出相同次数的短消息;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发出和/或未发出的次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不论外场环境如何变化,本案的待测机和参考机同时接收测试指令并根据测试指令进行相应的测试,保证了待测机和参考机在同样的外场环境下进行测试,提高了外场实网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