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皮石斛栽培方法及其栽培柱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09568.5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斯金平;吴令上;诸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浙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皮 石斛 栽培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一种附生类作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明目、抗癌防老等功效,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由于生态破坏与过度开采,野生铁皮石斛已濒临灭绝,其市场价格越来越贵,被誉为“植物熊猫”、“植物黄金”;1987年国务院把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突破,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全国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销售额达30亿元。但是,目前铁皮石斛主要以塑料大棚为设施栽培,存在投入较高,占用土地资源,塑料大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抗台风能力弱,病虫害较多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利用一种铁皮石斛的附生特征进行无基质立体附生栽培的栽培方法及其栽培柱。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铁皮石斛的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在栽培柱的表面裹上一层具有保水功能的无纺布,用无纺布或稻草自上而下呈螺旋状缠绕,将作物的小苗捆绑在裹有栽培层的栽培柱上,露出茎基,种植后每天滴灌1-2小时,保持栽培柱表面的无纺布湿润。
一种用于铁皮石斛栽培的栽培柱,由圆柱与包裹其外表的栽培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上部设有储水池。
所述的圆柱由混凝土浇铸而成,其中混凝土水泥、沸石混合而成。
所述的圆柱由混凝土浇铸而成,其中混凝土水泥、多孔陶粒混合而成。
由于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不用基质、不用肥料、自动供水、立体栽培,充分利用野外与设施空间,进行合理种植,耗能少,成本低,对提高野外与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发明对于提高铁皮石斛药材质量与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使百姓买得起,吃得起,促进百姓的身体健康有积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栽培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由水泥、沸石混合而成一种混凝土,浇铸成一个上端具有储水池2的、中空的多孔圆柱1,在栽培柱的表面裹上一层具有保水功能的无纺布伯为栽培层3,形成栽培柱,栽培柱1的上端安装自动滴灌装置。
栽培时,在栽培柱1上间隔35cm种植一圈,每圈用无纺布或稻草自上而下呈螺旋状缠绕,按3~5株1丛,丛距8cm左右,将2年生种苗捆绑至栽培层3的表面。捆绑时,只可绑其靠近茎基的根系,露出茎基,以利于发芽。种植后每天滴灌1-2小时,保持栽培柱1表面的栽培层3湿润,栽培过程不施肥,不用药。
栽培地遮荫度一般在70%~80%,光照一般为漫射光、散射光,光照强度为 3000~5000 lux。
栽植一年后经对铁皮石斛小苗进行农艺性状测量,其结果统计结果列于表1。
表1 附生物对铁皮石斛种苗农艺性状、叶绿素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杭州浙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杭州浙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马钱子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及其制药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