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音频特征码的近场通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0064.5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迪;周琼瑶;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迪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陆式敬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音频 特征 近场 通信 方法 | ||
1.一种基于音频特征码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发送端的编码器发送一个音频序列;
b.接收端的解码器追踪和解码这个音频序列;
c.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全双工信道建立;
d.发送端触发的拍照行为驱动接收端响应;
e.接收端给发送端传输照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音频特征码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生成一个高音音频序列的方法是:用发送端自身的ID向云端请求一个音频短码,云端响应该请求,生成并给发送端返回这个音频短码,建立发送端ID与音频短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数据库中,发送端在音频短码前端加入引导码,后端加入纠错码,将其编译成一系列特定频率的声音,在近场中广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音频特征码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追踪和解码音频序列的方法是:接收端在近场接收到音频序列后,根据前面的引导码可知接下来的音是一个音频短码,通过误差校正后,解析出该音频短码,查询其对应的发送端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音频特征码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双工信道建立的方法是:接收端向云端查询发送端ID后,判断这个ID是否有效,若有效,则通知云端该发送端有效,云端再推送消息给发送端,信道建立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音频特征码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是:手指在发送端触发拍照操作,即可驱动接收端响应该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音频特征码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接收端给发送端传输照片的方法是:接收端将拍摄的照片上传到云端,然后给发送端推送照片的链接,发送端在收到链接后从云端下载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迪,未经杨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0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浇注大方坯的多孔浸入式水口
- 下一篇:铸造振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