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型管路的调节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0087.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盖玉收;蔡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00 | 分类号: | F16K3/00;F16K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大型 管路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管路的调节阀。
背景技术
调节阀,用于调节管路中流体流量的大小。目前已有的调节阀,是通过改变阀体中孔的形状或位置,来调节流量。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因为改变了局部流体的流动方向或流动形状,对流体的扰动较大,使调节阀前后出现较大的压损。
本发明,在调节过程中,仅改变阀孔直径的大小,不改变流体流动的方向,也不改变局部流体的流动形状,这样就对流体的扰动最小,使调节阀前后的压损明显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损很小的调节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当步进电机(14)旋转时,带动电机齿轮(13)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盘(9)转动,叶片(7)在固定盘(6)和旋转盘(9)的共同作用下,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就调节了阀体中间的孔径的大小,如图2所示,进而调节了通过阀孔的流体的流量。在这个调节过程中,阀孔始终保持圆形,阀孔的轴向始终与管道的轴向保持一致。
本发明的优点:
与传统的调节阀相比,本调节阀在调节流量时,直接调节阀孔的直径,不需要改变阀孔的形状和轴向,使阀孔的轴向与流体的流向始终一致,使流体的流动形状与管道形状一致,使流体沿圆周方向形状改变都一样,没有激变,对流体的流动扰动很小,使阀体前后的压损很小。
在管道中流体的压力和流速相同的情况下,本调节阀能够明显降低流体的压损。本调节阀因为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比较适合制作并安装于直径较大的管道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简图:
1——环形导引槽;2——顶紧杆;3——导引槽;4——通断阀;
5——定位盘;6——固定盘;7——叶片;8——阀孔;
9——旋转盘;10——阀体;11——上游管道;12——轴承;
13——电机齿轮;14——滑槽;16——下游管道
图2是阀体的局部装配简图;
图3是定位盘的结构图;
图4是固定盘的结构图;
图5是旋转盘的结构图;
图6是叶片的结构图:
17——销子Ⅰ;18——销子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本发明的硬件(参见图1):
调节阀主要由阀芯和阀体两部分组成。阀芯部分由定位盘(5)、固定盘(6)、叶片(7)、旋转盘(9)组成。
旋转盘(9)通过轴承(12)安装在阀体(10)上,能旋转一定角度,通过旋转盘的旋转,调节叶片(7)的位置,进而调节了阀孔的大小;定位盘(5)和固定盘(6)固装在一起,定位盘的凸头插入阀体(10)的滑槽中,使定位盘和固定盘能够沿着滑槽作一定的轴向移动,但是不能沿轴旋转。
调节阀通过法兰与上下游管道相连。
2)转动和节流原理
由图2所示,叶片(7)和销子Ⅰ(17)、销子Ⅱ(18),分别插入旋转盘(9)的孔和固定盘(6)的槽中;当旋转盘转动时,叶片(7)与旋转盘(9)连接的一端转动,与固定盘(6)连接的一端沿槽移动加轻微转动,这样就使叶片(7)偏转,使阀孔(8)的大小发生变化。
需要节流调节时,通断阀(4)位置变化,环形导引槽(1)中的高压流体排空,顶紧杆(2)在弹簧和右侧的高压流体作用下左移,带动定位盘(5)和固定盘(6)左移。步进电机(14)产生转动输出,带动齿轮(13)旋转;由于旋转盘(9)转的外缘有轮齿,因此齿轮(13)的转动,带动旋转盘(9)转动;旋转盘(9)转动时,使其与固定盘(6)之间产生相位差,使所有叶片的发生了偏转;叶片的偏转,使由叶片围成的阀孔(8)的大小发生变化,进而起到了调节流量的作用。
3)密封原理
旋转盘(9)旋转完毕后,阀孔大小调节完毕,通断阀(4)回归原位环形导引槽(1)内接通高压流体,推动顶紧杆右移,使定位盘(5)和固定盘(6)紧压在叶片(7)上,使叶片之间压紧,达到密封的目的;叶片(7)的横截面是楔形,这种形状,使叶片的表面之间紧密贴合,达到密封的目的。
4)克服旋转困难的原理
当管路中的压力较大时,在停止调节时,叶片(7)同时受到左右两侧的作用力而加紧,此时无法继续旋转;当开始调节时,顶紧杆(2)会在弹簧力和向左的高压流体共同作用下左移,带动定位盘(5)和固定盘(6)一起左移,这样叶片之间的夹紧力接近于零,此时叶片(7)就能比较容易地转动;叶片(7)用不锈钢制造,能够耐腐蚀,不会锈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纶空包机引导机构中的导丝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切刀机头送胶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