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磨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0303.7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聪章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磨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磨肤器,特别是指设有流进管路和吸出管,且研磨头是以电动方式驱动,提供以研磨头定点电动研磨皮肤时,流体得同时渗入皮肤表层,使被研磨的皮肤更为清洁、卫生及光滑的电动磨肤器。
背景技术
关于皮肤的修复美化,有利用研磨器去除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或利用电穿孔方式将药剂注入皮肤内部而促进皮肤的活化者。
如中国台湾新型第I292330号「处理皮肤及重现部份皮肤细胞于皮肤表面的方法与设备」专利案,揭露一种皮肤处理设备,其包含:至少一元件,其被设计成可遮盖至少一部分皮肤标的区域使不受一电磁辐射源所提供的一电磁辐射的照射,其中该至少一元件被设计成可让冲击该至少一元件的一特定量电磁辐射被反射并朝向该电磁辐射源。
中国台湾新型第I271202号「促进生物活性物质进入皮肤或粘膜的装置」专利案,揭露一种促进生物活性物质进入皮肤或粘膜的装置,包括:一超音波促渗给药剂型,剂型中包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吸收促进剂:一提供生物活性物质给药的系统,其可提供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及一超音波产生装置,其可产生超音波并藉由超音波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经皮肤或粘膜质进入体内组织。
中国台湾新型第M272437号「美容用抛弃式皮肤研磨头组装置」专利案,揭露一种美容用抛弃式皮肤研磨头组装置,利用在内部设有真空帮浦的主机,透过连接管连接到一握把,在握把的前端设有一研磨头,将钻石粉电着于成型的研磨头上,当皮肤受到真空帮浦的真空吸力吸引而使皮肤以凸起的型式贴紧研磨头时,经由重复移动研磨头,使紧贴的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因为不断被研磨头磨擦而去除,藉此使皮肤表面重新呈现平整光亮表层。
但是,上述不论是利用电幅射照射的方式来改善皮肤,或者利用超音波将生物活性物质注入皮肤内部使皮肤细胞再生,都因为需要昂贵的设备或有赖专业专业人员才能施作;而以表面电着钻石粉的研磨头在皮肤表面不断重复研磨,虽然可以去除形成在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但因为其为干式磨擦,在刮除皮肤的角质层时,也同时会对皮肤表面的组织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磨肤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更加便利,能更简便的研磨修复皮肤,促进再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磨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握管;
一研磨棒,设于握管的前端,其前端设一研磨皮肤的研磨头;
一帽头,设于握管的前端,其设有一供研磨棒的研磨头伸出的开口;
一流进管,设于握管内部,其一端连接至一流体箱,以供应流体并使流体接触所述研磨棒的研磨头;
一吸出管,设于握管内部,其一端连接至一抽吸装置,用以将流进的流体吸回。
其中,研磨棒经一马达驱动旋转。
其中,马达和研磨棒之间设一连动管。
其中,连动管和马达分别设于一间隔套管的上方及下方,该间隔套管的内部设一横隔板,横隔板的中央设一通孔,使马达一端所设的转动端经该通孔穿出,供与连动管的一端嵌接,使连动管和研磨棒经马达驱动旋转。
其中,还设有一外管,螺合于所述间隔套管的上方,该外管和连动管之间并设有轴承,使连动管被马达带动时得保持稳定旋转。
其中,间隔套管的外部设一凸环,由凸环区分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其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分别提供一前管和握管结合。
其中,还设有一导块,该导块的下段部供前管套设,而导块的上段部则提供帽头套设。
其中,研磨棒的棒体侧边设有向外凸出的凸榫,连动管的上端则设有提供凸榫嵌入结合的缺口,以此马达得同时带动连通管及研磨棒转动。
其中,研磨棒的棒体一端形成有一环沟,连动管的底部则设有一向管内凸出的球珠,当研磨棒的棒体插入连通管后藉球珠嵌入其环沟,使研磨棒在转动时不脱落。
其中,连动管的球珠外部以一具弹性的外环夹包围夹固。
其中,间隔套管和导块分别设有提供流进管和吸出管穿设的通道。
其中,导块上设有提供装设吸出管的通道出口和提供装设流进管的通道出口,该提供装设吸出管的通道出口的口径较装设流进管的通道出口的口径大,以提升循环流动的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的电动磨肤器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研磨头可以经由一马达驱动旋转,得以在皮肤表层进行定点研磨,并且使研磨的面积及研磨的位置可以被轻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聪章,未经张聪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含铝材料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激发T细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