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氮唑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0439.8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军;杨恩翠;刘忠义;张喜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6 | 分类号: | C07F15/06;B01J20/22;B01J20/3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氮唑配体 金属 有机 框架 多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专利申请得到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10JCZDJC21600和10JCYBJC04800),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资助号:2012ZD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20973125, 21171129和21173157)的联合资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框架多孔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含有3-氨基-1H-1,2,4-三氮唑的混合配体三维钴(II)金属–有机框架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材料是同时含有3-氨基-1H-1,2,4-三氮唑和间苯二甲酸混合配体的钴(II)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含有两种不同尺寸的孔道结构,具有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气体的功能,可作为储存气体的固体材料使用。
背景技术
多孔材料由于其空旷结构和比表面积,拥有离子交换、吸附分离、储气储能、催化、传输、传感和光电磁等诸多实际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生物技术、环境能源和先进材料各种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多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简称MOFs)多孔材料可以通过金属和有机配体的自组装,将不同的功能基元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重组合而兼具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优点,并可通过基元的设计与选择成为性质可预测的可控体系。由于MOFs具有孔道结构可调控性、孔道表面可修饰性,同时拥有精确控制的孔道大小、形状,因此在主-客体化学、光电磁材料、选择性催化、药物输送和环境能源气体的分离、纯化、捕集、贮存等领域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新一代多孔功能材料 (J.-R. Li, R. J. Kuppler, H.-C. Zhou, Chem. Soc. Rev.2009, 38, 1477; W. Morris, B. Leung, H. Furukawa, O. K. Yaghi, N. He, H. Hayashi, Y. Houndonougbo, M. Asta, B. B. Laird, O. M. Yaghi, J. Am. Chem. Soc.2010, 132, 11006; C. E. Wilmer, M. Leaf, C. Y. Lee, O. K. Farha, B. G. Hauser, J. T. Hupp, R. Q. Snurr, Nat. Chem.2012, 4, 83; D.-Q. Yuan, D. Zhao, D.-F. Sun, H.-C. Zhou,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5357; S.-Q. Ma, D.-F. Sun, J. M. Simmons, C. D. Collier, D.-Q. Yuan, H.-C. Zhou, J. Am. Chem. Soc.2008, 130, 1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管理系统
- 下一篇:车辆用便携机以及信息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