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单体液压支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0644.4 | 申请日: | 201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学恒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1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明淑娟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液压 支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支柱,特别是一种矿用单体液压支柱。
背景技术
现有柱塞悬浮矿用单体液压支柱采用柱塞式技术,高压密封面设置在活柱外表面结构,活柱暴露在空气中,现有单体液压支柱是在活柱的外表面进行镀铬或者化学镀,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活柱的外表面硬度,改善活柱的性能,但是镀层容易脱落,活柱怕炮崩并且在制造时会造成污染。另一种活柱为复合钢管,活柱与不锈钢套之间的层基界面采用聚氨酯粘胶剂、粘接,结合强度低、外表面硬度低(183HB)。活柱是复合钢管者形成多层、层基界面、接合强度低、易剥离,表面硬度低,怕炮崩,轻者造成活柱回柱缓慢,重者活柱不回柱、支柱泄露,很快会进入大修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单体液压支柱,通过在活柱外通过连接结构套设置套筒,改善活柱的性能、延长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单体液压支柱,包括油缸、活柱、套筒、顶盖、底座、三用阀、手把体,所述套筒套装在活柱上,油缸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底座和手把体,所述活柱上设置有安装部,套筒上设置有与安装部嵌装配合的连接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活柱上设置有安装部,套筒上设置有与安装部嵌装配合的连接部,这种相互嵌入配合的结构,能够增强活柱与套筒间的结合强度,延长液压支柱的使用有寿命,降低维修几率。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安装部以及套筒连接部分别呈锯齿状。
所述套筒套装在活柱的上部。
所述套筒底端设置限位环;套筒下部与活柱之间设置密封圈。
所述限位环下方套装卡环,所述卡环限定限位环的轴向移动。
所述三用阀上装有阀罩组件。
所述套筒为不锈钢套筒。
所述不锈钢套筒外表面设置硬化层。
所述底座套装在油缸底端,油缸底部装有堵板,堵板的安装孔装有下封堵,下封堵固接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接在油缸上部内壁上。
所述安装孔为中心孔。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活柱与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附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活柱与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活柱31外部套装了不锈钢套32,在活柱31下端设置了限位环33,为了提高不锈钢套32与活柱31结合强度,在不锈钢套32与活柱31之间涂覆粘结剂,例如聚氨酯粘结剂等。这种技术方案虽然也通过加设不锈钢套32保护了活柱31,但是不锈钢套32与活柱31之间结合强度低,在使用时容易造成脱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参照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附图2至附图4中:底座1、下封堵2、堵板3、第一导向环4、油缸5、卡环6、活柱7、密封圈8、限位环9、套筒10、三用阀11、阀罩组件12、复位弹簧13、手把体14、三线密封15、第二导向环16、上封堵17、弹性圆柱销18、顶盖19、连接部101、安装部71。
油缸5的下端设置了底座1,底座1通过圆柱销与油缸5固定连接。油缸5下端设置固定的堵板3,堵板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油缸5固定,堵板3的中间孔通过下封堵2密封,为了保证密封效果以及安装强度,下封堵2采用阶梯轴状,并且在轴的圆周面上设置密封圈,下封堵2上设置了可自由径向旋转的弹簧挂钩,以便于挂装复位弹簧13;油缸5上安装了三用阀11,三用阀11壳体上装有销轴,销轴与阀罩组件12的一端铰接,阀罩组件12的另一端将三用阀11的左阀筒封闭,能有效避免矿井环境中煤尘等污物污染三用阀而导致其失灵进而造成支柱泄露的现象。
活柱7套装于油缸5内,活柱7的上端用上封堵17密封,活柱7上部的外侧固定的套装有套筒10,套筒10位于活柱7与油缸5之间。上封堵17上也设置了弹簧挂钩,与下封堵2上的弹簧挂钩一起挂装复位弹簧13,活柱7的上端还设置了顶盖19,顶盖19通过三个或者多个弹性圆柱销18与活柱7固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学恒,未经杨学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入错误的校正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 下一篇:带流量监控器的流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