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157.X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王德龙;王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德润精密机床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接触 滚动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多为B7000C系列,公称接触角为15°,主要应用于机床高速电主轴。其主要采用外引导结构,保持架多为酚醛树脂材料,保持架兜孔为正圆形结构,当径向载荷较大时,保持架和滚动体的运动特性使得滚动体和兜孔表面可产生激烈碰撞,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和严重的兜孔磨损,并严重时导致保持架断裂和轴承烧伤。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解决轴承因径向载荷较大时产生的摩擦热及碰撞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解决轴承因径向载荷较大时产生的摩擦热及碰撞问题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包括:外圈,设置为圆形外圈;内圈,设置在所述的外圈内;保持架,其中间有兜孔,设置在所述的内圈与外圈之间;滚动体,设置在保持架的兜孔内。所述的保持架中间的兜孔为椭圆形兜孔。所述的滚动体为球形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的保持架的兜孔加工成椭圆形兜孔。本发明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保持架的椭圆形兜孔加大了滚动体与兜孔的环向间隙,同时稳定了轴向间隙,使得润滑油更容易流过兜孔,使保持架有效冷却的同时还避免了保持架兜孔侧壁强度的减弱,降低了保持架轴向的不稳定性,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更容易流过兜孔,使保持架有效冷却,避免了保持架兜孔侧壁强度的减弱,降低了保持架轴向不稳定性。本发明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解决了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使用过程中因保持架和滚动体的运动特性,使滚动体和保持架兜孔表面产生激烈碰撞而产生大量摩擦热量和严重的兜孔磨损,致使轴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保持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l所示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结构为,外圈1内设置内圈2,外圈1与内圈2之间设置保持架4,保持架4中间有椭圆形兜孔,滚动体3设置在内圈2与外圈1之间,滚动体3设置在保持架的椭圆形兜孔内。
如图2所示的高速角接触滚动体轴承保持架结构为保持架4中间有椭圆形兜孔5。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轴承零件保持架4加工成如图2所示的椭圆形兜孔5,减少滚动体3和椭圆形兜孔5的碰撞及摩擦。图2所示的椭圆形兜孔5在加大滚动体3与椭圆形兜孔5的环向间隙的同时,稳定了轴向间隙,使得润滑油更容易流过椭圆形兜孔5,使保持架4和滚动体3得到有效冷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德润精密机床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德润精密机床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