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砌体结构外套避难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1867.2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鞠树森;谢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结构 外套 避难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结构加固改造方法,特别是一种既有砌体结构外套避难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抗震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既有建筑逃生方法非常多,这些方法大多以“逃”为主,这些方法对火灾或许能起一些作用,但对地震来说,由于地震来临的不确定性,可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我国老旧住宅以砌体砖混结构居多,由于砌体结构建造成本较低,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建造了大量的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结构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比较低,导致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在国内外历次强烈地震中,砌体结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整体垮塌。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地震波的大小和方向不确定、地震时间不确定、反应速度不确定等因素,使人“逃”的时间几乎没有。因此,对于现有的未经抗震处理的砌体结构采取实质、有效的抗震难仓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既有砌体结构外套避难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结合目前老旧住宅外套加固改造工程,将老旧住宅砌体结构新增加的外套部分设置为安全的刚体空间,整栋楼上下贯通,形成安全的外套避难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既有砌体结构外套避难仓结构,包括数个避难仓单元,数个避难仓单元并排连接分别设置于既有砌体结构南、北向,从而构成南、北向两个外套避难仓;每个避难仓单元为由8根型钢梁和4根型钢柱构成的六面体空间结构,所述避难仓单元六个面内均采用钢斜撑对拉,避难仓单元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钢板;所述型钢梁包括新加纵向钢梁、新加横向钢梁,所述型钢柱包括新加外型钢柱、新加内型钢柱;所述新加内型钢柱贴紧在既有砌体结构外墙外,并通过螺栓将外墙、外墙间的内横墙以及新加内型钢柱连接在一起,而远离既有砌体结构外墙一侧的型钢柱为新加外型钢柱;其中,与外墙平行的型钢梁为新加纵向钢梁,而与外墙垂直的型钢梁为新加横向钢梁,新加纵向钢梁、新加横向钢梁、新加外型钢柱、新加内型钢柱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一六面体空间结构;南、北向两个外套避难仓通过钢拉杆对拉连接。
所述钢拉杆设置于既有砌体结构屋顶下方。
所述螺栓长度不小于1000mm,螺栓纵向间距为1000mm。
所述避难仓单元在有门洞的一面采用门洞双斜杆钢斜撑拉接,在有外窗的一面采用窗洞双斜杆钢斜撑拉接,其余四面采用无洞口十字交叉钢斜撑拉接。
所述钢板的厚度为20mm。
所述型钢柱为工字钢。
所述工字钢腹板与翼缘之间焊接有肋板,工字钢外面包裹有混凝土。
上述既有砌体结构外套避难仓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在既有砌体结构南、北两侧安装型钢柱的位置预先做好钢柱基础;
步骤2:装配型钢柱、型钢梁以及钢斜撑,构成避难仓单元,并预留门、窗洞口,数个避难仓单元并排设置从而构成南、北向两个外套避难仓;
步骤3:将新加内型钢柱与原砌体结构外墙及对应的内横墙通过螺栓连接,植入原砌体结构内横墙的螺栓与新加内型钢柱通过螺母连接;
步骤4:将钢板设置于避难仓单元的上、下表面;
步骤5:通过屋顶下部的钢拉杆将南、北向的两处外套避难仓对拉,钢拉杆的间距不小于500mm;
步骤6:采用肋板将型钢柱工字钢的腹板和翼缘进行加强,然后浇注混凝土包裹工字钢。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当地震来临时,既有砌体结构和新增外套避难仓共同抵抗地震波的侵袭,即使原砌体结构产生较大的裂缝,甚至局部破损、脱落,刚性外套避难仓由于钢结构的延性好,局部可能发生变形,但外套避难仓完整性不会被破坏,保证外套避难仓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使“躲”在外套避难仓内的人们不致于被砌体碎块压死,延缓人们的救援时间。由于外套避难仓属于组合结构,组合结构具有节约钢材、提高混凝土利用系数、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同时可以避免强震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避免财产损失,该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砌体结构外增设的外套避难仓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砌体结构增设外套避难仓立面图);
图3为图1的B-B局部剖视图(型钢柱与砌体结构通过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4为C向视图(有门洞十字交叉钢斜撑连接图);
图5为D向视图(无洞口十字交叉钢斜撑连接图);
图6为E向视图(窗洞双斜杆钢斜撑连接图);
图7为外包混凝土的型钢柱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