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时变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2126.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曹绪龙;柳世成;郭士博;王延忠;黄迎松;唐从见;谭保国;许强;陈燕虎;郭长春;陈丽华;杨仁金;李响;任峤;王宁;陈宁宁;姚连平;张林;张娣;林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10 | 分类号: | E21B47/10;E21B49/08;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条带 表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储层精细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到基于时变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胜利油田提出了“大孔道”的概念,即本发明所述的高渗条带。主要在物性好,渗透率较高的砂岩中,储层由于渗透率的差异,加上油水的重力分异作用,经过长期高速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发生变化,渗透率增大,孔喉半径增大,从而在储层中下部形成“大孔道”,也就是说中高渗透油藏经长期注水或化学剂的冲刷,储层岩石矿物颗粒及粒间胶结物产生浸蚀、剥蚀作用,使孔喉变光滑或扩大喉道空间,孔喉配位数增加,在正韵律层下部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高渗条带),导致注入水沿此通道无效循环,影响油藏开发效果。
定性判断识别高渗条带的方法较多,如井间示踪法,注水井注入示踪剂,在周围油井监测产出情况,分析示踪剂产出曲线,多井监测,只能单井解释,需人为调参,随意性大,且成本高;吸水剖面根据测井资料的异常响应特征确定储层的吸水变化情况,大体确定因高渗条带存在而吸水异常的部位,定性判别大孔道的存在,认识程度较低;灰色关联理论法运用填砂玻璃模型研究高渗条带形成机理,以渗流力学原理和油气工程为指导,识别高渗条带,该方法的实验条件距实际油藏有诸多不符,应用存在差距;油藏工程方法以管道流动为基础模型,运用多相流动介质力学理论和油藏工程方法,建立高渗条带形成后的数学模型,采用流管法计算高渗条带的参数,计算简单易行,但假设过于理想化。电位法井间监测法,测量注水层高电离能量的盐水引起地面电场形态的变化,只能求得各注采方向的平均渗透率。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是基于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思想,把油藏的注入井、生产井以及井间孔道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利用生产动态数据反演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该方法只能定性描述高渗条带存在与否,无法准确描述高渗条带发育位置及其特征参数。
以上方法只能定性或半定量求取井点高渗条带的存在,无法定量描述预测井间高渗条带的(平面及纵向)展布特征,没有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高渗条带描述预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综合高渗条带多种影响因素,定量表征其纵向及平面位置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时变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该基于时变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油藏开发动态及动态监测高渗条带表现特征,识别矿场高渗条带;步骤2,进行表征高渗条带的动静态参数的筛选及量化,选择对高渗条带表现敏感的多个动静态参数,并获取其值的大小;步骤3,确定该多个动静态参数标准化及权重;步骤4,多指标综合判别高渗条带,根据该多个动静态参数中各动静态参数的标准化值及其权重参数的乘积并求和,得到综合判别值;以及步骤5,将高渗条带分级,根据矿场识别高渗条带发育强度,对综合判别值进行分区间,作为高渗条带分级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之前,建立不同开发阶段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在建立不同开发阶段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步骤中,利用不同开发阶段的取心井资料、新井解释资料,研究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建立该不同开发阶段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研究区内井点进行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解释。
在步骤1中,利用水井吸水剖面、注水压力及注水量,并参考井组示踪剂监测结果,识别高渗条带发育位置。
在步骤2中,分析影响高渗条带的动静态参数,对若干个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进行因果关系、定义关系及等价关系分析,并考虑参数的可获取条件,确定渗透率、渗透率级差、过水倍数、驱油效率这四个动静态参数用来综合表征高渗条带,并根据步骤1所述的识别高渗条带的发育位置,描述该四种动静态参数值的大小。
在步骤2中,该多个动静态参数的筛选原则是保证各参数对油藏流场有较为准确的表征;各参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选择在生产上能大量获取或较易通过获取的资料建立的参数;以及尽量用最少、最优指标来描述油藏流场。
在步骤3中,采用最大值标准化方法对每个动静态参数标准化,即取某种动静态参数的最大值其标准化值为1,该动静态参数标准化值在0~1之间,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动静态参数在综合判别中的权重,某一参数的权重为该动静态参数的变异系数除以该多个动静态参数变异系数之和。
在步骤4中,根据该多个动静态参数的标准化值及其权重系数,采用该多个动静态参数的标准化值与其权重系数相乘再求和,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真绿豆糕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沉井沉降量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