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2255.5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永;刘艳芬;王莉莉;董淑棉;陈新栋;张玉成;牛小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特泽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围护结构 数据处理 方法 及其 计算机辅助设计 系统 | ||
1.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在计算机平台上新建一个竖井围护工程模板或者打开一个既有竖井围护工程模板;
②在所述竖井围护工程模板上输入设计者选定的或确定的竖井围护结构数据;
③根据所述竖井围护结构数据显示竖井围护结构图,根据所述竖井围护结构图判断所述竖井围护结构数据的输入正确性;
④根据所述竖井围护结构数据确定的竖井围护进行结构计算;
⑤如果所述结构计算的计算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则重复步骤②~④,直至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计算结果;
⑥根据所述符合设计要求的计算结果,确定或绘制竖井围护施工图,并输入施工图绘图比例,生成AutoCAD脚本文件,在AutoCAD中利用生成的脚本文件输出竖井围护施工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平台具有AutoCAD2008、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或Vista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围护结构数据包括控制数据和细部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数据包括:竖井剖面形式、围护结构类型、围护墙配筋类型、水平支撑设置、对撑布设方向和/或底板材料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部数据包括:围护结构的几何参数、护壁桩数据、圈梁及砖墙数据、水平支撑数据、沟口数据、材料参数、土层参数、荷载数据和/或荷载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采用槽钢,所述槽钢为单槽钢、双槽钢、双槽钢焊缀板和/或双槽钢焊宽缀板;所述沟口呈矩形或半圆拱直墙平底式,或半圆拱直墙仰拱式,或三心圆直墙平底式,或三心圆直墙仰拱式,或五心圆曲墙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围护结构图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或横断面图,根据各图显示的效果判断竖井围护结构几何尺寸输入的正确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钢筋配置计算和水平支撑型钢配置计算,所述结构计算的计算结果包括竖井围护结构承受的荷载计算结果,内力计算结果、钢筋配置计算结果和水平支撑型钢配置计算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围护结构承受的荷载包括土压力、汽车活载及水平支撑自重,由于热力工程中的竖井围护结构要求降水后施工,不考虑地下水压力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的剖面形状呈矩形、半瓶口形或瓶口形;所述竖井围护的类型为围护墙类型或护壁桩类型;所述围护墙的配筋类型为钢筋格栅类型或工字钢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围护结构数据的输入方式采用菜单结构。
11.竖井围护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围护结构数据输入模块、荷载计算模块、内力计算模块、配筋计算模块和施工图绘制模块,所述竖井围护结构数据输入模块连接数据文件,所述数据文件分别互连于荷载计算模块、内力计算模块、配筋计算模块和施工图绘制模块,所述荷载计算模块、内力计算模块、配筋计算模块和施工图绘制模块依次连接,通过上述各模块在计算机平台上实现:土压力计算、汽车活载计算、水平支撑自重计算、结构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施工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竖井围护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错处理模块,所述出错处理模块分别接收竖井围护结构数据输入模块、荷载计算模块、内力计算模块、配筋计算模块和施工图绘制模块的出错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特泽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特泽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2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尾气余热回收正逆联合循环冷热电自耦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连接杆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