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组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2936.1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章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18 | 分类号: | B66B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徐晓静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管理 系统 | ||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2-254067(申请日:11/20/2012)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候梯厅目的层登记装置的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建筑物各层的候梯厅设置有用于登记候梯厅呼叫的候梯厅呼叫按钮。电梯的使用者操作该候梯厅呼叫按钮时,乘用轿厢对候梯厅呼叫的登记层进行响应。使用者进入乘用轿厢并操作轿厢操作盘的目的层呼叫按钮时,目的层被登记,乘用轿厢向目的层移动。
近年来,有别于上述的候梯厅呼叫按钮,具有在候梯厅能够直接指定目的层的候梯厅目的层登记装置的电梯的组管理系统正在实用化。这样的组管理系统称为“目的层控制系统(DCS:Destination Control System)”。
目的层控制系统通过基于在候梯厅指定的目的层来分配乘用轿厢,谋求输送效率的提高。另外,电梯(乘用轿厢)存在多部时成为“号梯”。已被分配候梯厅呼叫的号梯称为“分配号梯”。
发明内容
上述的DCS中,对于通常的运行状态,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层高效地分配输送各号梯。但是,按照在候梯厅登记目的层的顺序分配号梯。因此,在上班时间段等多个使用者进行登记时,就不能高效地分配各号梯,候梯厅变得混乱。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能够早期解决候梯厅的混乱状况并返回通常运行状态的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组管理系统是控制多个号梯的运转的电梯的组管理系统,包括:候梯厅目的层登记部,其在候梯厅登记使用者的目的层;分配控制部,其将由该候梯厅目的层登记部登记了的目的层分配给上述各号梯中的最合适的号梯;等待人数检测部,其基于由上述候梯厅目的层登记部登记了的目的层的登记数和上述各号梯的运行状态,检测使用者的等待人数;和运行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使得在由该等待人数检测部检测到的等待人数超过预先设定的人数时,指示上述分配控制部重新分配,并使上述各号梯能够尽可能减少停止次数地运行。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的组管理系统,能够早期解决候梯厅的混乱状况并返回通常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组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设置有该实施方式中的候梯厅目的层登记装置的候梯厅的状况的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重新分配前的表格的内容的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重新分配后的表格的内容的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重新分配前的显示例的图,图6的(a)对应A号梯的显示器、图6的(b)对应B号梯的显示器、图6的(c)对应C号梯的显示器。
图7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重新分配后的显示例的图,图7的(a)对应A号梯的显示器、图7的(b)对应B号梯的显示器、图7的(c)对应C号梯的显示器。
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组管理系统的构成框图。
图9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重新分配前的表格的内容的图。
图11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重新分配后的表格的内容的图。
图1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另一的重新分配后的表格的内容的图。
图1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重新分配前的显示例的图,图13的(a)对应A号梯的显示器、图13的(b)对应B号梯的显示器、图13的(c)对应C号梯的显示器。
图1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组管理系统的重新分配后的显示例的图,图14的(a)对应A号梯的显示器、图14的(b)对应B号梯的显示器、图14的(c)对应C号梯的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组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图1的实例中,示出对3部电梯进行组管理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与该构成。电梯存在多部时称为“号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气泡发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由小分子靶向人类癌症中的GLI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