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处理电路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3851.5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7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仲怡;王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1273 | 代理人: | 刘民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处理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处理机制,尤指一种能够节省整体线缓冲器的储存容量的影像处理电路及相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对于影像处理而言,一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经常会被用来储存来源影像数据,以供后续的移动估测/补偿电路藉由读取动态随机存取内存中的数据来进行影像处理。由于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本身的频宽相当宝贵,若移动估测/补偿电路经常存取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来取得来源影像数据,则整体的处理效能会因为动态随机存取内存的延迟﹙Latency﹚较长而下降。因此,传统上为了提高处理效能会于动态随机存取内存与移动估测/补偿电路之间设置多个线缓冲器﹙line buffer﹚,其中该些线缓冲器通常是以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实作之。
请参照图1,图1是习知影像处理电路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线缓冲器120a~120g会依序地接收并缓冲存储器105所输出的影像比特流,例如,当线缓冲器120g接收并缓冲该影像比特流的第1条扫描线中每一像素的数据时,线缓冲器120f则接收、缓冲该影像比特流的第2条扫描线中每一像素的资料,其余以此类推。移动估测/补偿电路140则可由线缓冲器120a~120g中读出所想要的影像区块数据而避免因为经常存取内存105所造成的效能下降。然而,线缓冲器过多或者整体线缓冲器所需要的储存容量过大,实作时则会提高整体的电路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影像处理电路,它能够节省整体线缓冲器的储存容量,以解决上述电路成本过高的问题。另外,它还提供一种影像处理方法,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首先,提供了一种影像处理电路,该影像处理电路,用于接收一来源影像数据,并进行移动估测/补偿,其包含有一压缩电路,用于接收该来源影像数据,并对该来源影像数据进行压缩以产生一压缩后影像数据;复数个第一线缓冲器﹙line buffer﹚,耦接于该压缩电路,用于依序地接收该压缩后影像数据,并暂存该压缩后影像数据;一解压缩电路,耦接于该复数个第一线缓冲器,用于解压缩该压缩后影像数据以产生一解压缩后影像数据;以及一移动估测/补偿电路,耦接于该解压缩电路,用于依据该解压缩后影像数据进行移动估测/补偿。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影像处理方法,该影像处理方法,用于接收一来源影像数据,并进行移动估测/补偿,其包含有:接收该来源影像数据,并对该来源影像数据进行压缩以产生一压缩后影像数据;依序地接收该压缩后影像数据并暂存该压缩后影像数据于复数个第一线缓冲器;解压缩该压缩后影像数据产生一解压缩后影像数据;以及依据该解压缩后的影像数据进行移动估测/补偿。
本发明采用解压缩电路及方法,使影像数据所占用空间缩小,进而解决了上述电路成本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影像处理电路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影像处理电路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影像处理电路的操作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影像处理电路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影像处理电路的操作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影像处理电路
105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120a~120g、220a~220g、225c~225e线缓冲器
140、240移动估测/补偿电路
205储存装置
210压缩电路
215a、215b缓冲器
230解压缩电路
235处理电路
2300a~2300g解压缩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3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