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植物细菌和真菌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3988.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平;苗润盛;林力东;温锦奋;李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N43/90;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3639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植物 细菌 真菌 病害 杀菌剂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杀菌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植物细菌和真菌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还涉及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植物细菌性病害越来越重,并且植物细菌性病害常常和真菌性病害混和发生。而针对植物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品种少,效果差。有些杀菌剂选择性较强使得防治谱较窄,农民必须多种杀菌剂一起使用。化学杀菌剂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是破解上述两难选择的重要途径。
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属于N-糖苷类,是一种广谱的农用杀菌抗生素,通过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和使丝状真菌菌丝畸形,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杀死孢子而导致病菌死亡。能够抗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分枝杆菌,酵母菌及丝状真菌。中生菌素的产生菌及其制备方法由专利ZL200310103250.X提供,该发明公开了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CGMCC No.1026,并由CGMCC No.1026发酵后得到中生菌素,同时提供了由该菌种制备中生菌素的方法。专利ZL200310103513.7则提供了中生菌素的可湿性粉剂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专利ZL200510044505.9提供了一种针对植物病害的农用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中生菌素和乙酸铜复配而成。中生菌素是一类新型抗生素,对农作物的多种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总体来说,目前中生菌素的复配制剂种类较少,急需开发其复配产品,扩大其杀菌谱。
氧氯化铜又名碱式氯化铜、王铜,为无机铜保护性杀菌剂。喷洒在植物上能形成保护膜,不断释放铜离子,使接触的病菌的蛋白酶变性而使病菌死亡。氧氯化铜具有杀菌范围广、触杀作用强、无内吸作用、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对多种常见病、多发病都有效,特别是对植物细菌性病害效果较好。但是铜制剂特别是无机铜制剂的最大缺点是容易产生药害,铜制剂与合适药剂的科学复配可以降低铜制剂的使用浓度,减少药害出现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中生菌素的复配制剂种类较少、铜制剂容易产生药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中生菌素和氧氯化铜为有效成分、杀菌谱明显扩大、药害明显减轻的以植物细菌性病害为主并兼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针对植物细菌和真菌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含有中生菌素和氧氯化铜,中生菌素和氧氯化铜的重量比例为1:5~60。
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中生菌素和氧氯化铜的重量比例为1:10~40。
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中生菌素和氧氯化铜的重量比例为1:15。
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还含有助剂和载体,制成可湿性粉剂。助剂主要起润湿、分散作用,提供一个表面活性作用,使其分散更均匀;载体主要起吸附、填充作用。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中所使用的助剂和载体,均为可湿性粉剂生产中常用的助剂和载体,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助剂,轻质碳酸钙载体。
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中生菌素0.1~9%,氧氯化铜10~80%,助剂1~10%,载体1~88.9%。
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中生菌素0.2~5%,氧氯化铜20~60%,助剂1~8%,载体27~78.8%。
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将原料加入混合机内混合均匀,经预粉碎、粉碎、过筛,即得。
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番茄叶霉病、西葫芦软腐病、西瓜细菌性角斑病、西瓜水瓤瓜、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褐斑病、梨黑星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枣树锈病、枣树炭疽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疮痂病、柑橘炭疽病、花生叶斑病和荔枝霜疫霉病,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所述的应用,将杀菌剂组合物兑水混匀配成药液喷雾。
所述的应用,杀菌剂组合物兑水300~1000重量倍。
经多次试验表明,中生菌素和氧氯化铜按一定比例复配后,会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中生菌素和氧氯化铜按照1:15的比例复配后,应用通用的方法进行室内生物测定,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68.57,增效显著。田间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700倍液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达95%。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的结果说明,上述组分的联合作用,使本发明的杀菌活性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3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泵车和后标识板总成
- 下一篇:一种校车停车信号臂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