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G网络的稳定高质量实时音频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4262.9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安邦;何呈;惠娟;周彬;陈阳;赵智姗;尹禄;宋雪晶;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H04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3g 网络 稳定 质量 实时 音频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音频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广播直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移动性与实时性。目前国内各电台还普遍采用卫星、微波、宽带、电话线等传统信号传输手段,这些通信手段要么操作复杂、使用维护成本高,要么受地理位置、天气变化的影响大,要么通信带宽低,传输音质差,难以满足广播的音质需求。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广播直播的移动性、灵活性和清晰性,令真正的突发实时直播无法实现。
随着3G网络的迅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使得利用3G网络搭建起音频信号回传平台来实现稳定便捷的移动式直播成为可能。3G服务可以提供较高数据通信业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这就为广播电台应用3G技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广播领域,使用3G网络进行节目的实时播出能极大的降低传输成本,并且能够实现传统通信手段难以实现的移动式直播与突发性直播。相比昂贵的卫星转播,3G无线直播能够在室内使用,并且便携性强、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然而目前使用3G网络进行语音传输的技术并不成熟,常常不能够在实时性、高保真、稳定性这几个主要方面兼顾。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法保证实时性。
2011年新出的“微信”技术,可以使用3G网络传输录制之后的语音,并不能保证通话的实时性,使得互动性不高。
通话质量低。
这类的软件包括各类网络电话,网络电话常常采用降低采样速率和提高压缩比来保证稳定性,缺点是通话质量严重减低,常常无法听清对方话语。
常掉线。
这是无线网络固有的不稳键造成的,无线传输本身就容易受到各类干扰的影响,如电磁脉冲,障碍物屏蔽等,与有线网络相比更容易掉线,尤其在进行连续大量高清音频数据传输时。
常听到声音会卡。
这也是因为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当无线电受到干扰时,常常会使系统在接收时产生误码,当错误的数据在进行解码播放时,就会听不到声音或听到很不自然的杂音,造成声音“卡”的现象。当网络带宽降低时,不能动态地进行编解码会造成接收到得数据短缺,也会听到声音“卡”。
如今国外类似的产品少,且主要集中在音频部分,但这些产品在国内普遍不适用,常常出现掉线,声音“卡”的情况,这主要与国内无线网络的不稳定状况和国外产品所使用的不成熟技术有关。
综上所述,如何利用3G网络进行稳定、高质量的语音实时传输有待于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既能保证稳定性又能进行高质量语音实时传输的基于3G网络的稳定高质量实时音频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基于3G网络的稳定高质量实时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是:
(1)采集音频数据,将其进行压缩;
(2)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分包,在分包的同时对数据包进行编号,再对数据进行纠错;
(3)使用热备份技术进行音频数据的发送;
(4)使用以太网协议UDP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使用多线程进行数据接收;
(5)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放入到一个FIFO中,将此FIFO称为包FIFO,使用另外一个线程进行从包FIFO中提取数据,并进行纠错码解码,对于无法进行解码的错误数据包直接丢弃,将解码正确的数据包存放到一个链表中;根据包序号对链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同时剔出多余的数据包,从链表中提取连续序号的数据包;将这些数据存放到另外的一个FIFO中,将此FIFO称为数据FIFO,从数据FIFO中以页为单位进行数据提取存放到另外的一个队列中,将此链表称为页队列;最后从页队列中提取数据,放入播放器中进行数据播放。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在接收音频时,当一个数据包没有收到,从而导致一个页不完整时,使用前一个数据页进行替代。
2、在进行页替代同时减小音量。
3、采集的音频数据压缩为高清音频压缩;分包时数据的纠错方法为前向纠错编码方法。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较传统广播直播传输技术相比,应用3G网络进行语音传输在便携性、移动性、灵活性、易用性、节省人力物力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较国内外已有的3G语音传输技术相比,音频传输质量高、稳定性好、不易掉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射端工作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收端工作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动态音频编码技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