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过滤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4274.1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爽;王立彪;何志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E04D13/08;E03B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过滤塔。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水体水质不断下降。《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十大水系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61.0%,Ⅳ~Ⅴ类占25.3%,劣Ⅴ类占13.7%。因而,一些原先水源充足的地区也面临着水质型缺水,还有一些缺水城市过度开发地下水,面临地表沉降等问题。一个地区用水的来源从水文学的角度讲,主要源于径流补给和降水补给。在径流水质变差的同时,大气降水在今天由于可吸入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造成的大气污染而无法直接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只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能被人们有效利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于雨水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外相关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而国内主要侧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工艺方面的研究,对于雨水的处理工业及资源化方面研究很少,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广大农村尚未普及自来水,国内小城市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屋面雨水污染小而直接被用作生活饮用水。此后随着自来水管网普及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大气的污染,自来水逐渐取代了人们的时候用水,一些农村居民早期所建的用于收集雨水的水塔,多半荒废,传统的水塔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面临拆除。因此,开发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雨水处理技术产品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同时,对于一些山区的居民,管网铺设及维修等费用较高,哪里的水质较好,该发明显得更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的缺乏对雨水的处理及资源化的专用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将雨水处理成生活用水、使用方便的雨水过滤塔。
本发明所述的雨水过滤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屋面排水干管、集水管路,所述的塔体的顶端安装伸入塔体内部的塔顶管路,并在所述的塔顶管路的末端安装第一液体再分布器;所述的塔体的内腔设置从上到下依次铺设在填料支撑上的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所述的第一填料层与所述的第二填料层之间安装缠丝过滤器;所述的塔体底部侧壁上设置与所述的塔体内腔连通的龙头;所述的屋面排水干管连接于屋顶屋檐处的排水收集板处;所述的集水管路一端与所述的屋面排水干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塔顶管路连通。
位于所述的填料层与第一液体分布器之间的塔体侧壁上设置与塔体内腔连通的溢流管。
所述的塔体的顶部设置带有盖板的人孔。
所述的第一液体分布器为带有5个喷淋头的圆盘结构,且一个喷淋头位于圆心,其余四个喷淋头均匀的分布在第一液体分布器的圆周上。
所述的第一填料层中的填料为有机膨润土、所述的第二填料层中的填料为竹炭。
所述的第一填料层对应的填料支撑下方设置第二液体分布器。
所述的第一填料层的有机膨润土由原土通过微波合成法制得。
所述的竹炭在700摄氏度温度下烧制、经筛分后粒径控制在0.6-0.9 mm。
所述集水管路的进口处设置不锈钢中孔筛网。
所述的屋面排水干管的下端设置控制阀。
当雨水初降时,只要打开屋面排水干管下端的控制阀,相对污染较大的初雨就会排入雨水或合流制排水管网,不被收集;一段时间后手动关闭控制阀,相对清洁的雨水会通过集水管路进入塔体内的第一液体再分布器,然后雨水依次经过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后,储存在塔体底部,使用时只需打开塔体底部的水龙头即可;当进入塔体的雨水过多时,多余的雨水会从塔体的溢流管排除;当塔体内需要清理或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从塔体顶部的人孔进入塔体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先不为现代人们所重视的、水质相对较好的大气降水可以被人们所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用水紧张的现状。所述的雨水过滤塔不消耗电能,平均运行费用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水费的支出。此外,所述的雨水过滤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降水季节性的特点,使居民可以在更大的时间段内利用到清洁的雨水,尤其是干旱少雨的地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室外安装建筑详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屋面排水干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塔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屋面排水干管与集水管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物裁剪自动传送装置
- 下一篇: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