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金物料的密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5089.4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裴忠飞;裴忠全;蔡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忠飞;裴忠全;蔡瑞成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物料 密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冶金物料的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冶金用物料非常广泛,但现行的物料在使用加工中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易潮解及小密度金属的冶金物料。首先从现场的物料堆放形式上看,其主要是槽式露天堆放,对于一些物料这种堆放形式对其不利。如造渣材料中的石灰,它是炼钢生产的重要造渣剂,石灰质量的好坏与炼钢的产量、质量、消耗指标密切相关,但其极易水化潮解,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存储时间短尤其是雨季一般不得超过两天;其次对于密度较轻的物料,无法将其加入到钢水深处,如小密度金属物料(Al、Ca、Mg等)及粉状物料(碳粉,硅钙粉等),其在钢液表面反应,造成金属收得率较低,反应不充分等缺点。前人针对其缺点进行了研究,如加工成包芯线。但包芯线在现场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易潮解物料在做成包芯线时由于包芯线的包皮存在接缝,因此仍存在物料吸潮问题。其二,包芯线加入钢水的形式主要通过喂线机,从现场来说包芯线卷到喂线机要占用一部分现场场地,而且包芯线抽出部分在操作平台上,这样断线、甩线等事故使生产安全性降低。其三,一般喂线机喂线速度小于5米/秒,并且线径小于16毫米,对于添加量较大的物料,喂线则需较长时间,这会造成温降和生产组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满足钢厂生产节奏及生产组织要求。
综上所述,对于易潮解及小密度金属的冶金物料在添加形式还没有得到优化利用,存在资源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冶金物料的密封方法,它解决了冶金物料在存储的问题,避免了冶金物料的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冶金物料的密封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冶金物料为易氧化、易潮解或密度为0.5~4.5g/cm3的材料,其密封步骤如下:
(1)根据需要,采用皮带上料料仓添加方式加料时,选择形状为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者不规则体中的一种作为冶金物料的包覆外壳;采用袋装或散装形式加入钢中时,其形状为球体、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者不规则体中的一种作为冶金物料的包覆外壳;该包覆外壳带有一个开口,通过顶盖密封;
(2)按照步骤(1)的选择,制造包覆外壳和顶盖;
(3)将冶金物料按所需配比、混匀,装入制造好的包覆外壳中,盖上顶帽,进行封口,然后送厂使用。
在步骤(1)中的包覆外壳和顶帽所用材料的材质为密度为2~9 g/cm3的材料,材料壁厚为0.1毫米到50毫米之间。
包覆外壳和顶帽所用材料为钢板或铝板。
步骤(3)中易氧化或易潮解的物料采用胶粘或焊接中的一种进行包覆外壳和顶盖的密封,而对密度为2~9 g/cm3的物料采用螺纹、胶粘或焊接中的一种进行包覆外壳和顶盖的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将各种不易保存的冶金物料装入包覆外壳其中,并进行密闭,隔绝空气和水分,实现物料高洁净度,不粉化(如石灰等),保持物料的活性,可实现准确配比,并根据冶炼要求进行配重,解决密度小的金属加入难等问题,直接从加料仓加入,不需额外设备和人工投入,节约成本及相关设备投入,实施标准化、定量化,发生质量问题,易于检验,利于现场物料堆放并实施标准化管理,成本低,加工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钢厂生产需要用铝脱氧,采用出钢过程随钢流直接添加方式收得率只有37%。本发明根据所装的铝的特性,选用壁厚5毫米的低碳钢20#钢作为外壁材料,将其外形设计成椭圆形,尺寸35毫米,装入铝的开口为15毫米;按上述尺寸加工好后,将铝装入椭圆形外壳中,然后旋转顶帽将铝密封在外壳内,形成一个完整的铝基集纳皿。送到钢厂,出钢过程随钢流直接将整个铝基集纳皿加入钢水中,使用后铝的收得率达到75%。可见,收得率明显提高。
实施例2:
B钢厂出钢过程中加入碳粉进行增碳,但碳粉密度较轻,出钢过程添加时产生大量粉尘,造成出钢增碳过程增碳效果较差等问题。本发明根据所装的碳粉的特性,选用壁厚3毫米的高碳钢([C]=1.0%)作为外壁材料,将其设计成椭圆形,尺寸50毫米,装入碳粉的开口为25毫米,封口方式采用胶粘方式封口;按上述尺寸加工好后,将铝装入椭圆形外壳中,然后用胶粘方式将碳粉密封在外壳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碳基集纳皿。送到钢厂,出钢过程随钢流直接将碳基集纳皿加入钢水中,使用后碳粉的收得率达到45%,且使用过程中烟尘较少。可见,收得率明显提高。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忠飞;裴忠全;蔡瑞成,未经裴忠飞;裴忠全;蔡瑞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调速装置主板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胶印防伪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