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球菌肠毒素小分子抗体及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6121.0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海;刘鹏翀;孙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2 | 分类号: | C07K16/12;C12N15/11;C12N15/85;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球菌 毒素 分子 抗体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重组抗体,特别涉及一种葡萄球菌肠毒素小分子抗体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是由血浆凝固酶或耐热核酸酶阳性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SE)等产生的一组单肽链可溶性胞外蛋白质毒素。该毒素家族结构相关、毒力相似,但抗原性不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致病力最强,是导致食物中毒的常见重要致病因子。迄今,世界诸多国家都曾相继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暴发流行,其中,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5%,而我国每年此类中毒事件则占约25%。葡萄球菌的易感染性及其肠毒素的强致病性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巨大。除引起急性胃肠炎外,葡萄球菌肠毒素还可引发毒性休克综合症(Toxic shock-like syndrome,STSS),亦与川崎疾病、银屑病等免疫疾病相关,已成为世界性卫生问题。
葡萄球菌肠毒素为分子量较小的简单蛋白,约27.5~30.0kDa,易溶于水及盐溶液,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有抵抗作用,同时可耐受100℃煮沸30min而不被破坏。自从1959年葡萄球菌肠毒素被证实以来,已获得肠毒素类型共21种,根据血清学特征分类,包括早为人类发现和熟知的五种肠毒素SEA,SEB,SEC(C型又可分为C1、C2和C3三亚型),SED,SEE和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I(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既SEF),以及近几年相继发现的SEG, SEH,SEI,SEJ,SEK,SEL,SEM,SEN,SEO,SEP,SEQ,SER,SET,SEU等多种新型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物活性以催吐活性和超抗原活性为主,表现在引发类似细菌内毒素诱导的发热反应、致命性休克、增强宿主对内毒素敏感性、细胞因子分泌,以及刺激T细胞快速增殖等。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肠毒素都具有催吐活性,其中以SEA和SED最常见,并以SEA毒力最强,摄入1μg即能引起中毒。虽然已从基因水平对传统及新型肠毒素加以区分,但关于其毒素蛋白及功能的研究甚少,尚无借鉴资料,因此广泛获得不同动物及动物性食品中葡萄球菌株,提纯天然肠毒素蛋白,可为研究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方法及其功能活性奠定基础,对丰富其认识亦有重要意义。目前,葡萄球菌肠毒素导致食物中毒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从免疫机制研究,可能与其介导大量细胞因子释放而引起多器官损害有关。与此同时,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超抗原,其独特高效的诱导机体免疫机制依旧倍受关注。新生物构建技术与其固有生物特性的结合,葡萄球菌肠毒素研究及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对于葡萄球菌肠毒素蛋白的检测方法和治疗手段多基于免疫原理,但均受到传统抗体制备技术的制约,如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分子量大,亲和力弱,免疫原性强,应 用于人体时HMAM反应强烈等缺陷。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抗体技术也逐步由细胞工程抗体(单克隆抗体)向基因工程抗体演替。基因工程抗体,又被称为第三代抗体,主要技术领域包括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抗体库技术。基因工程抗体具有分子小、免疫原性低、可塑性强及成本低等优点。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从杂交瘤或免疫脾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等中提取mRNA,逆转录成cDNA后,经PCR分别扩增出抗体的轻链及重链可变区基因,按特定方式连接克隆到表达载体后,表达、折叠成功能抗体分子,筛选出高表达的细胞株,再用亲和层析等手段纯化抗体片段。该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尽量减少鼠源成分,保留原有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可以对完整抗体及抗体片段进行改造,且不受伦理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发展迅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TM自动捆钞系统
- 下一篇: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