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搪瓷传热元件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6433.1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新;杨峻;詹岳;严励;陈军;黄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9/02 | 分类号: | F28F19/02;C03C8/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10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搪瓷 传热 元件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金属搪瓷传热元件,包括传热元件及敷设在传热元件表面的金属搪瓷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搪瓷层为防腐柔性金属搪瓷层,该防腐柔性金属搪瓷层含有金属元素Ti、Cu、Co、Mg、Mo,各金属元素重量百分比为:Ti 0.01~0.1%、Cu 0.1~0.2%、Co 0.2~0.5%、Mg 0.1~0.5%、Mo 0.01~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搪瓷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元件为换热管,该换热管表面敷设有金属搪瓷层,所述金属搪瓷层为防腐柔性金属搪瓷层,该防腐柔性金属搪瓷层含有金属元素Ti、Cu、Co、Mg、Mo,各金属元素重量百分比为:Ti 0.01~0.1%、Cu 0.1~0.2%、Co 0.2~0.5%、Mg 0.1~0.5%、Mo 0.01~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金属搪瓷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金属搪瓷层采用柔性金属搪瓷料多次喷涂或浸涂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搪瓷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金属搪瓷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在普通搪瓷料的基础上添加金属元素Ti、Cu、Co、Mg、Mo,其中Ti金属粒子为10~200纳米,同时添加环氧树脂及不饱和树脂,以及醇或酮溶剂,充分混合,达到25℃下粘度为福特杯30~40s。
5.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金属搪瓷传热元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传热元件表面,在环境温度12~45℃下喷涂柔性金属搪瓷料层3~4遍,每一遍之间间隔6~10小时,每一遍搪瓷料层厚度为0.1~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金属搪瓷传热元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涂所述传热元件的外表面时,喷射压力为0.3~0.6MPa,喷射流量为0.3~1.0ml/s。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金属搪瓷传热元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元件为换热管,将喷头导入所述换热管内,对换热管的内表面进行喷涂,相应的喷射压力为0.1~0.4MPa,喷射流量为0.1~0.5ml/s。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金属搪瓷传热元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元件为换热管,将柔性金属搪瓷料灌装于换热管内,灌装量大于换热管内容积的1/3,倾覆或水平旋转换热管1~3周,当换热管内表面全部浸润后,立即排出柔性金属搪瓷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涂柔性金属搪瓷层后,将传热元件置于环境温度80℃中,每一遍喷涂之间间隔为50~60min;或者在喷涂柔性金属搪瓷层后,将传热元件置于环境温度100℃中,每一遍喷涂之间间隔为30~40min;或者在喷涂柔性金属搪瓷层后,将传热元件置于环境温度120℃中,每一遍喷涂之间间隔为20~3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涂柔性金属搪瓷层后,将传热元件置于环境温度80℃中,每一遍喷涂之间间隔为50~60min;或者在喷涂柔性金属搪瓷层后,将传热元件置于环境温度100℃中,每一遍喷涂之间间隔为30~40min;或者在喷涂柔性金属搪瓷层后,将传热元件置于环境温度120℃中,每一遍喷涂之间间隔为2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4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拉式生物标本展示容器
- 下一篇:一种冶炼帘线钢的方法和一种连铸帘线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