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7557.1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孙莉嫚;彭红卫;陈春会;李好雨;刘富俊;张风豪;朱小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30 | 分类号: | D04H1/30;D04H1/728;D04H13/00;D01D5/00;A23L1/305;A61K38/39;A61P17/02;A61P7/04;A61L27/2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原 蛋白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胶原蛋白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制得80~120mg/ml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
(2)用步骤(1)的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电压为15~19KV,接收距离为12.5~15cm,推进速度为0.5~1.2ml/h,挥去六氟异丙醇,即得纳米胶原蛋白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的浓度为110mg/ml;
步骤(2)所述电压为16KV,接收距离12.5cm,推进速度为1.2ml/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胶原蛋白,加入六氟异丙醇中,25℃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配制浓度为110mg/ml的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
(2)用玻璃注射器分次吸取步骤(1)的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将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推进速度为1.2ml/h,取铝箔固定在平板接收器,将其接地,设置其与针头的距离为12.5cm;设置电压为16.0KV,进行静电纺丝,在25℃真空干燥,将电纺膜从铝箔上取下,即得纳米胶原蛋白膜。
4.一种双层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照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纳米胶原蛋白膜;
②取胶原蛋白,采用吹膜技术或者静电喷雾技术在步骤①的纳米胶原蛋白膜表面制备另一层胶原蛋白膜,得双层胶原蛋白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喷雾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a、取胶原蛋白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制得50~120mg/ml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
b、取步骤a的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进行静电喷雾,喷于步骤①的纳米胶原蛋白膜表面,电压为15~19KV,接收距离12.5~15cm,推进速度为0.5~1.2ml/h,挥去六氟异丙醇,即得双层胶原蛋白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所述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的浓度为50mg/ml;
步骤b所述电压为16KV,接收距离12.5cm,推进速度为1.2ml/h。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原蛋白是I型或III型胶原蛋白;
所述胶原蛋白来源于天然活性胶原或重建活性胶原;
所述胶原蛋白来源于水生物或其他哺乳类动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胶原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来源于牛或者猪。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方法制备的胶原蛋白膜。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原蛋白膜在制备修复创面、止血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原蛋白膜在制备组织工程体内植入胶原膜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5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装式钢平台
- 下一篇:有机无机复合体及其形成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