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丝酵母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7909.3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华;席刚俊;杨鹤同;张明月;史俊;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A01N63/04;A01P3/00;C12R1/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酵母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材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丝酵母菌及其在防治杨木变色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杨树是世界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更是我国速生丰产主栽树种,具有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受到杨树栽培者欢迎。目前,我国杨树林面积已经超过800万ha,蓄积量达到4.29亿m3,居世界首位,超过其他国家的杨树人工林面积的总和,其中杨树用材林面积为309万ha,占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的40%左右,在华东地区杨木加工业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到2012年,江苏全省共有杨树人工林1391万亩(92.73ha),杨木蓄积量6841万m3,杨树森林碳汇达12587万吨。江苏省泗阳县有杨树人工林60多万亩(约4万ha),年总生产量100万m3,森林覆盖率42%,活立木蓄积量550万m3,2011年杨木加工产值102.5亿元。但在杨树砍伐后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易受到变色菌和霉菌的侵染,致使木材变色、发霉,影响了木材表观和实用价值,变色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引起变色的真菌及木材种类有关,由长喙壳属(Ophiostoma)的一些种引起针叶材变色3个月以后的重量损失为14%,阔叶材重量损失可高达25%。虽然边材变色不严重改变木材的强度,但也有影响,严重变色松木韧性降低30%,比重损失1-2%,表面硬度下降2-10%,弯曲强度和抗压强度下降1-5%。
从上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用生物的手段来防治木材色变。大多是利用一些拮抗菌或优势菌,如细菌、木腐菌、菌根真菌、蓝变菌的白化菌株、放线菌等抑制变色菌的生长,试图达到防治木材蓝变的目的。用于防治蓝变的微生物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或用变色菌进行杂交,或进行单孢分离得到一些基因突变的无色菌株,或改变变色菌的基因,使其突变得到不产生色素的无色菌株。长喙壳属(Ceratocystis&Ophiostoma)的一些种是重要的针叶材变色菌,所筛选出来的一些潜在生物防治真菌大多都是针对长喙壳属的不同种,如Phialemonium curuatum W.Gams&W.B.Cooke,Sporomiella similes Khan and Cain,柱孢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ylindrospora)对3种长喙壳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我国的研究者用从红脂大小蠹19个伴生真菌菌株分别对Grosmannia koreanum和Leptographium sinoprocerum进行了拮抗试验,筛选出了具生防潜力的生防菌株。长喙壳(Ophiostoma piliferum albino strain)是该菌的基因突变菌系,即菌丝缺少黑色素的无色菌系,已成功应用中松木防变色,该生防剂(Cartapip97)已进行商业化生产。
利用长喙壳(Ophiostoma piliferum albino srain)不产生色素的菌株预防木材变色的研究很多,已经发现了一些效果好的生防菌株,如:Ophiostoma piliferum“Cartapip”。白化菌株是通过杂交及蓝变菌子囊孢子的单孢分离获得的,它不合成黑色素。研究证明,在室内条件下,Ophiostoma piliferum白化菌株可以替代化学药剂,用于暂时性的保护木材,它显示了高水平的群体竞争能力,可抑制由真菌生长引起的蓝变,同时在野外环境下也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加拿大Forintek公司分离得到一株白化蓝变菌Cartapip97TM,已经获得专利,并在Alberta和British Columbia两地进行了野外试验,效果良好。
细菌是极佳的潜在防治木材变色的微生物类群。目前,从自然界中筛选出的、可用于防治木材蓝变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和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等微生物,能够抑制各种主要木材蓝变菌的生长,但作用机理还不清楚。
在木材变色生防菌中,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远少于细菌。目前,木材变色的生物防治研究大多还只处于试验阶段,我国还没有杨木变色的真菌生防制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杨木变色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假丝酵母菌。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丝酵母菌在防治杨木变色病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散炉智能温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