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药剂在以铜蓝为主的铜硫矿石选矿中铜硫分离的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8138.X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万宏民;马晶;胡本福;牛芳银;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18;B03D101/02;B03D10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药剂 为主 矿石 选矿 中铜硫 分离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药剂在以铜蓝为主的铜硫矿石选矿中铜硫分离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铜蓝、辉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属典型的硫化矿矿物石,通常将它们的分离作业简称为铜硫分离。以石灰为代表的高碱工艺是生产中用得最广泛的硫化矿浮选分离工艺,高碱工艺在以黄铜矿为主的铜硫矿石中应用已相当成熟,铜硫分离效果好,可以获得较高的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但在以铜蓝为主的铜硫矿石选矿中,尤其是当硫含量达20%以上时,存在石灰用量过大,对环境易产生污染,铜回收率和铜精矿品位不理想,铜硫分离效果较差,操作过程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在使用石灰的过程中,矿浆pH很高,伴生的贵金属被高碱抑制到硫精矿中,不利于贵金属的回收。因此,研究在低石灰用量条件下实现铜蓝与黄铁矿等的有效分离,对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铜硫矿石常用的选矿流程分为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铜硫分离基本上均采用石灰,以此提高矿浆精矿pH值,形成高碱度矿浆环境抑制黄铁矿,实现铜硫分离。但在以铜蓝为主的铜硫矿石选矿中,尤其是当硫含量达23%以上时,即使使用大用量石灰,铜硫分离效果也不理想,操作过程还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药剂在以铜蓝为主的铜硫矿石选矿中铜硫分离的应用方法,并达到提高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药剂在以铜蓝为主的铜硫矿石选矿中铜硫分离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矿石在磨矿后用石灰调浆使原矿矿浆pH值为7-12,采用铜捕收剂O-异丙基-N-乙基硫逐氨基甲酸酯1-100克/吨原矿石和丁基黄药1-200克/吨原矿石浮选得到富集的铜硫混合精矿;
将铜硫混合精矿再磨至325目以下,磨机中添加10-2000克/吨原矿石活性炭;
将硫化钠和腐植酸钠组成的组合药剂加入再磨后的铜硫混合精矿矿浆中,添加量分别为50-1000克/吨原矿石和500-9500克/吨原矿石;
快速、充分搅拌至药剂达抑制黄铁矿的作用;
添加铜捕收剂浮选分离铜硫,经精选得到铜精矿,经扫选得到硫精矿,实现铜硫的有效分离。
所述的组合药剂中硫化钠和腐植酸钠配比为1:200-200:1,分子式分别为Na2S、C9H8Na2O4。
组合药剂与黄铁矿抑制剂配合使用,添加总量为500-15000克/吨原矿石,黄铁矿抑制剂与组合药剂同时加入富集的铜硫混合精矿矿浆。
所述的黄铁矿抑制剂为亚硫酸钠或单宁酸,其与组合药剂的质量比为1:1000-1000:1。
组合药剂与铜捕收剂配合使用,铜捕收剂与组合药剂的质量比为1:1000-1000:1,铜捕收剂为丁基黄药或丁铵黑药。
所述的原矿包括铜矿物以铜蓝、辉铜矿为主、硫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或铜矿物以铜蓝、辉铜矿为主、硫矿物以磁黄铁矿为主。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组合药剂硫化钠在水溶液中可完全电离产生大量S2-,电离出的S2-能与次生铜矿物铜蓝所产生的Cu2+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有效捕收后提高了铜的回收率,同时硫化钠电离出的HS-及S2-也是黄铁矿等硫化矿物抑制剂的有效成分,配合腐植酸钠自身的含氧官能团,与Fe2+ 、Fe3+形成金属螯合物,不仅铜硫分离效果显著,而且浮选操作稳定。
采用本发明方法后:1、达到铜硫有效分离效果,硫化钠和腐植酸钠对硫铁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2、在相当的分离效果下,组合药剂用量只相当于石灰等其他抑制剂的40-50%;3、药剂毒性小,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采用本方法处理西藏某地铜硫矿石,铜氧化率25.08%。该矿石原矿铜矿物以铜蓝、辉铜矿为主、硫矿物以黄铁矿为主。
原矿石在磨矿后用石灰调浆使原矿矿浆pH值达7.5时,加入铜捕收剂O-异丙基-N-乙基硫逐氨基甲酸酯80克/吨原矿石和丁基黄药150克/吨原矿石浮选得到富集的铜硫混合精矿;
将铜硫混合精矿再磨至325目以下,磨机中添加600克/吨原矿石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1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洁快递柜
- 下一篇:一种酒店入住自助办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