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光源投射的摄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8516.4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1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中;吴志明;陈逸勋;郑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源 投射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光源投射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应用于如监视器或摄影器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头,其主要是由一发光元件直接将光源投射于被照物后,再通过一感光元件感测照射于被照物而折射回来的光源,进而能透选该感光元件呈现出被照物的影像。
由于上述发光元件投射于被照物上的光源所行进的路径,与照射于被照物而折射回来的光源所行进的路径并非在一个轴线上,以致于在对于被照物的摄像上会产生偏光等影像不清的问题,故其光学效果较差;同时,也由于发光元件与感光元件的分别设置,而造成整体的体积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有光源投射的摄像装置,其主要是通过一如反射镜等光转向器,使发光元件所投射出的光源可在一轴线上照射于被照物上,进而使感光元件于同一轴线上接受照射于被照物上的光源,如此即可避免偏光等问题的产生,使其光学效果较佳,进而在获取的影像上也较为清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有光源投射的摄像装置,其可缩小发光元件与感光元件间的配置空间,达到体积缩小的目的,进而可利用于如微型或隐藏式等闪光LED的光学构件上。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源投射的摄像装置,用以对一被照物截取影像,包括一壳体、一感光元件、一光转向器、以及一发光元件;壳体内部呈中空状,且壳体上具有一与其内部相通的出光口,并于壳体内形成有一第一设置部与一第二设置部;感光元件设于第一设置部上并朝向出光口;光转向器位于壳体内而介于出光口与感光元件之间;发光元件则设于第二设置部上;其中,发光元件用以对光转向器投射光源,而光转向器则能改变所述光源的行进路径,以将光源通过出光口在一轴向上朝向被照物照射,并使照射于被照物的光源在同一轴向上通过光转向器而被感光元件所接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4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摄像装置 1
壳体 10 出光口 100
第一设置部 101 第二设置部 102
隔板 103 透光罩 104
感光元件 11 集光罩 110
集光面 111 光转向器 12
折射部 120 透光部 121
穿孔部 122 第一转向部 123
第二转向部 124 发光元件 13
被照物 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其作动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源投射的摄像装置,用以对一被照物2截取影像,该摄像装置1包括一壳体10、一感光元件11、一光转向器12、以及一发光元件13;其中:
该壳体10内部呈中空状,用以装载上述各元件,且该壳体10上具有一与其内部相通的出光口100,并于壳体10内形成有一第一设置部101与一第二设置部102。而在本发明所举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设置部101是与第二设置部102呈垂直排列(即如图2所示),且所述第一设置部101相对于出光口100,以与上述被照物2位于同一轴向上;而该壳体10内可横设一隔板103,所述第二设置部102则形成于该隔板103的表面上并与第一设置部101相邻。此外,该壳体10于出光口100上亦可进一步设置一透光罩104作为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弘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