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吸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581.9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守焕;席军德;眭铁杰;吴晓喜;周培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06;B32B27/18;B32B27/30;B32B27/40;B32B27/28;B32B18/00;B32B37/02;B32B37/06;B32B37/10;B29C45/7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412001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吸声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和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和步骤制成:
所述的各原料
(1)所述的该制备方法中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是由有机树脂基体、压电体、导电体和增强体四部份组成;
所述的有机树脂基体为聚氯乙烯粉剂,即称为PVC基体;或合成橡胶树脂,即称为PU基体;或塑料树脂,即称为ABS基体;
所述的压电体为极化锆钛酸铅陶瓷片,即称为PZT陶瓷片;
所述的导电体为微细硅粉,即称为Si微粉;
所述的增强体为尼龙短纤维,或玻璃短纤维,或玻璃纤维布,或尼龙布,根椐实际需要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
(2)所述的该制备方法中组成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有机树脂基体 65-85 %,
PZT陶瓷片3-20 %,
Si微粉 5-18 %,
增强体 3-20%,
在以上各组份取值范围内,组份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的各步骤为:
A、原料预处理,各组份成型前为以下状态:
所述的有机树脂基体:PVC基体,或PU基体,或ABS基体;
所述的压电体为PZT陶瓷片,厚度在0.2mm~0.4mm之间,平均周径在1mm~20mm之间的;其形状为给定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或多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薄陶瓷片;使用前,PZT陶瓷片应先进行极化处理,采用垂直极化,即电场垂直于PZT薄片表面,经极化后的PZT陶瓷片两表面有金属电板;
导电体为微细硅粉,Si微粉直径≦2μm的,使用前,将Si微粉导电体放置于有盖的匣钵内,将匣钵放置在温度为70-80℃的环境中,恒温处理6-8小时;
B、成型工艺,采用注塑工艺成型:
第一步,将上述重量配比的有机树脂基体料和增强体的两种原料混合均匀,采用模压成型,成型时,注塑温度控制在240℃-260℃之间,模具温度应保持在40℃±5℃;注塑压力为1200bar;根据需要可加入增塑剂,成型为基板一,基板一的厚度为1~10mm之间;
第二步,在基板一上增加吸层,将上述重量配比的有机树脂基体料和Si微粉两种原料混合均匀形成基体导电混合料后,在基板一上覆盖一层基体导电混合料,覆盖厚度为0.5~1mm,然后在基体导电混合料层均匀抛撒压电片,即均匀抛撒PZT陶瓷片;再覆盖一层厚度为0.5~1mm的基体导电混合料层,即将基体导电混合料均匀覆盖在PZT陶瓷片上而形成基板二;重复进行以上操作,直到所需要的厚度,注塑温度控制在260℃-280℃之间,保持温度在160℃±5℃;注塑压力为1600bar,基板二与基板一等厚,戓不等厚;
第三步,第三步工序与第一步工序相同,即将上述重量配比的有机树脂基体料和增强体的两种原料混合均匀,采用模压成型,成型时,注塑温度控制在240℃-260℃之间,模具温度应保持在40℃±5℃;注塑压力为1200bar;根据需要可加入增塑剂,成型为基板三,基板三的厚度为1~10mm之间;
第四步,将基板二与基板三进行复合, 复合温度保持在190℃±5℃,两基板复合压力为1600bar,压力保持时间为14~16min;即形成压电吸声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基体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PVC基体 65-85 %, PZT陶瓷片3-20 %,
Si微粉 5-18 %, 增强体3-20%,
在以上各组份取值范围内,组份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的增强体为尼龙短纤维,或玻璃短纤维,或玻璃纤维布,或尼龙布,根椐实际需要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5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供应装置、方法及程序
- 下一篇: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前向调度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