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噻虫胺和氟铃脲的农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595.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王开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7/34;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噻虫胺 氟铃脲 农药 组合 | ||
(一)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E-1-(2-氯-1,3-噻唑-5-亚甲基)-3-甲基-2-硝基胍〔以下称噻虫胺(clothianidin)〕和氟铃脲(hexaflumuron)1-[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填充剂或水等助剂制成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组合物。
同时,本发明涉及应用噻虫胺和氟铃脲组合物防治韭菜根蛆(韭蛆)的方法。本发明不仅用于韭菜根蛆的防治,该组合物可用来防治各种蔬菜根蛆、蘑菇蛆,还可广泛用于蔬菜、茶叶防治蚜虫、蓟马、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应用价值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技术背景:
噻虫胺是一种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其在化学结构中一是用氯代噻唑基团取代了第一代新烟碱类结构中的吡啶基团;二是用硝基亚胺取代了硝基亚甲基部分,又称为第二代新烟碱类。噻虫胺对大白鼠急性经口毒性为低毒,内吸输导性强,对蚜虫、梨木虱、粉虱等小型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效果好。同时,发明者前期研究发现,害虫对第一代新烟碱类如吡虫啉、啶虫脒和烯啶虫胺产生抗性后,对第二代新烟碱类的噻虫胺未发现明显的交互抗性。
氟铃脲是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而杀死害虫。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较广、击倒力强、速效等特点,对舞毒蛾、天幕毛虫、冷杉毒蛾、甜莱夜蛾、谷实夜蛾和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效果良好。
韭菜迟眼蕈蚊又名韭蛆(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是我国北方特色蔬菜韭菜生产中的大敌,属双翅目,眼蕈蚊科(Sciaridae),迟眼蕈蚊属(Bradysia)。该属中的多数种类,为世界性分布,主要以腐食、食菌为主,部分为植食性害虫,危害各种观赏植物、瓜类、豆类、萝卜等多种寄主,是食用菌生产和温室蔬菜、花卉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在我国以危害韭菜最为严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噻虫胺和氟铃脲可提高杀虫毒力的方法。
本发明发现,噻虫胺和氟铃脲对韭蛆幼虫毒力高,噻虫胺和氟铃脲混用,对韭蛆的增效作用十分显著。噻虫胺和氟铃脲1:1~8:1混用,对韭蛆1龄和4龄幼虫均增效显著。噻虫胺和氟铃脲混用不仅提高了杀虫毒力,提高了药剂对害虫的有效控制时间,还可大大节省噻虫胺和氟铃脲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噻虫胺和氟铃脲在韭菜产品中的残留量。本组合物含
有有效成分噻虫胺2~32%,氟铃脲2~32%,其中有效成分及助剂均按重量计。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组合物防治害虫的作用范围和方法。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噻虫胺和氟铃脲对韭蛆1龄幼虫的增效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表1结果证明,噻虫胺对韭蛆1龄幼虫的LC50为0.5452mg/L,氟铃脲对韭蛆1龄幼虫的LC50为0.1886mg/L,噻虫胺与氟铃脲1:1、2:1、4:1和8:1混用,LC50分别为0.1535mg/L、0.1671mg/L、0.2578mg/L和0.3126mg/L,其共毒系数分别达182.6、165.9、153.5和144.1,增效十分显著,噻虫胺与氟铃脲1:1-8:1为最佳配比范围。
表1噻虫胺与氟铃脲混用对韭蛆1龄幼虫的联合毒力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噻虫胺和氟铃脲对韭蛆4龄幼虫的增效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表2结果证明,噻虫胺对韭蛆4龄幼虫的LC50为3.7149mg/L,氟铃脲对韭蛆4龄幼虫的LC50为0.5263mg/L,噻虫胺和氟铃脲1:1、2:1、4:1和8:1混用,LC50分别为0.5436mg/L、0.7620mg/L、0.9079mg/L和1.2560mg/L,其共毒系数分别达169.6、185.9、185.0和176.2,增效均十分显著。
表2噻虫胺与氟铃脲混用对韭蛆4龄幼虫的联合毒力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农药组合物防治韭菜根蛆及多种害虫的方法。
本发明可使用乳化剂、润湿剂、填充剂等助剂按传统方法加工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可加工成可湿性粉剂通过如下“实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不限于此。以下所有份数均指重量。
(四)附图说明:
图1:一种含噻虫胺和氟铃脲的农药组合物加工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嫁接机的旋转持苗器
- 下一篇:用于光刻中的照明光源形状定义的方法、系统和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