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处理油田含硫采出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814.5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杨博;屈撑囤;张书勤;曲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处理 油田 含硫采 出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等离子体处理油田含硫采出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采出水含有固体悬浮物、油(包括乳化油)、细菌以及残留的化学药剂(如破乳剂、絮凝剂、杀菌剂)等多种成分。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我国一些油田因其地质构造等原因,采出水中含盐量高、含硫高,硫与一些金属离子如铁离子等反应,形成了能够堵塞地层的颗粒状产物(如FeS),同时因硫含量高,导致产出水腐蚀较为严重,对注水设备、管线的安全、平稳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油田目前大多采用传统的工艺(隔油—混凝—过滤)污水回注处理工艺,去除悬浮物和乳化油的效果较好,但除硫效果较差,最终导致回注井堵塞,降低了注水井的注水量,使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影响油井产油量。
目前,油田采出水除硫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氧化除硫、沉淀剂除硫等方法,如公开号为CN10205051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含硫污水处理方法是向污水中投加硫化物转化剂,从而将污水中有害的硫化物转变成对环境无害的硫磺,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回用或排放的要求。
公开号为CN1014974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处理含硫污水的方法是当油田含硫污水的S2-<30mg/L时,直接向污水中鼓空气;当油田含硫污水的S2-≥30mg/L时,向污水中先加入引发剂硫代硫酸盐,之后再鼓空气。空气与污水的体积比均为2∶1~8∶1,鼓气时间均为25~40分钟。该方法处理的油田含硫污水,S2-含量可降至0~1.5mg/L。
公开号为CN1023513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油田污水处理的方法是在油田污水中依次加入50~150mg/l的复合调整剂、30~125mg/l的净水剂、1~3mg/l的絮凝剂,并保证其充分混合,微粒子间多重作用力将油田污水中的杂质絮凝成大颗粒絮状体,并快速沉降。利用该方法处理后的水质配伍性好,符合注水水质,节约了大量水资源,但是投加大量的化学药剂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造成二次污染。
公开号为CN1010542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田污水处理方法,其处理工序为:气浮除油工序—离子调整工序—快速沉降工序—过滤工序—污泥处理工序。气浮除油工序在采出水中通入空气或天然气,以便使分散油通过微小气泡浮至水面被回收;离子调整工序是向混合器中加化学剂以除去有害物质;快速沉降工序即加入混凝剂和铁粉后在沉降罐中沉降;沉降罐出水送至过滤器工序得到清水,污泥则送至污泥离心脱水工序。
公开号为CN10178676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采用电氧化—絮凝—高效活性污泥净水的工艺对油田废水进行处理。该工艺通过电絮凝装置将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并通过浮选排污和沉淀排污将杂质与水分离。向出水中投加药剂并在混合装置中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污水进入高效活性污泥净化器进行反应形成活性污泥,进一步过滤处理。
上述这些方法存在着药剂加量高、处理时间长、除硫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等不足,因此不能够同时解决除硫效果不佳、絮凝效果较差、投加大量化学药剂导致产生的污泥量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硫效果好、沉淀时间短、絮凝效果好、产生污泥量少、二次污染小的等离子体快速处理油田含硫采出水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该等离子体处理油田含硫采出水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含硫采出水进行除油处理;
(2)将除油后的采出水注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在放电电压为150~190V,放电电流为0.5~0.9A,放电电极板间距为4~7mm的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处理3~8min;
(3)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采出水中加入絮凝剂,絮凝剂的添加量是0.5~5mg/L,搅拌混匀,沉淀,过滤,完成采出水处理。
上述步骤(3)中的絮凝剂是粘均分子量为800~1200万,阳离子度为10%~30%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上述步骤(2)中等离子体反应器是DBD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
上述步骤(3)中的过滤是通过石英砂过滤器进行过滤,滤料粒径为0.3~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兰胀开器
- 下一篇:大越豆芋花总皂苷、多糖同时制备的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