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20051.6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6 | 分类号: | G02B27/26;H04N13/00;G02F1/1335;G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立体显示模式与平面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蓬勃发展,立体显示已经广泛的使用于电视、电影、游戏等平台上。现行的立体显示技术主要分成配戴眼镜式,如图腾相位延迟(Pattern retarders)与快门镜(Shutter glasses)等;以及裸眼式,如遮光栅(Barriers)与柱状透镜(Column lenses)等。
图1为现有柱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其运作方式示意图。请参照图1,柱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以及柱状透镜120。显示面板110上具有像素阵列,其中用于显示左眼信号L的奇数像素112与用于显示右眼信号R的偶数像素114交替排列,并且这些信号具有一固定偏振方向。
当奇数像素112显示的左眼信号L由显示面板110出射进入柱状透镜120后,因柱状透镜120的折射率与外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左眼信号L因折射改变其行进方向。右眼信号R的行进路径与左眼信号L相似,惟差别在于右眼信号R的折射角度与左眼信号L相反。左眼信号L与右眼信号R经由柱状透镜120折射后,分别进入使用者U的左眼UL以及右眼UR,因而让使用者U感觉显示画面为立体画面。
显然的,显示面板110的像素阵列中,一半的像素(即像素112)需固定显示左眼信号L,另一半的像素(即像素114)则需固定显示右眼信号R,使得立体显示装置100的实际显示分辨率只有原本像素阵列的一半。因此,如何在立体显示模式下保持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不降低是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立体显示模式与平面显示模式,并且立体显示模式的分辨率与平面显示模式的分辨率相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偏振转换单元、第一微透镜层以及第二微透镜层。偏振转换单元配置于显示面板上。第一微透镜层配置于偏振转换单元上,且包括多个彼此平行邻接的第一柱状镜,每二个相邻的第一柱状镜间具有第一邻接边。第二微透镜层配置于第一微透镜层上,且包括多个彼此平行邻接的第二柱状镜,每二个相邻的第二柱状镜间具有第二邻接边。这些第一柱状镜与这些第二柱状镜等宽且具有相同延伸方向。各第二柱状镜的轴心线与各第一柱状镜的轴心线具有一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各第二柱状镜的轴心线对应于第一邻接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第一柱状镜与这些第二柱状镜内分别有多个液晶分子,这些液晶分子具有第一光折射率与第二光折射率,且第二光折射率大于第一光折射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微透镜层还包括覆盖这些第一柱状镜的第一覆盖层,第二微透镜层还包括覆盖这些第二柱状镜的第二覆盖层,第一覆盖层与第二覆盖层具有相同第三折射率,此第三折射率实质上等于第一光折射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层位于这些第一柱状镜与偏振转换单元之间,这些第二柱状镜位于第一微透镜层与第二覆盖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柱状镜内的这些液晶分子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柱状镜内的这些液晶分子沿第二方向排列,且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柱状镜与第二柱状镜内的这些液晶分子呈扭转排列,每一第一柱状镜内的最靠近第二微透镜层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与每一第二柱状镜内的最靠近第一微透镜层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彼此垂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微透镜层还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设置于第一覆盖层上,使第一覆盖层位于第一基板与这些第一柱状镜之间。第二微透镜层还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二覆盖层上,使第二覆盖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与这些第二柱状镜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具有像素阵列,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每一第一柱状镜对应像素阵列其中两排的这些像素,每一第二柱状镜对应像素阵列其中两排的这些像素。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每一第一柱状镜具有第一平面及连接于第一平面的第一曲面。每一第二柱状镜具有第二平面及连接于第二平面的第二曲面。第一柱状镜与第二柱状镜的排列方式包括第一平面面对第二平面、第一平面面对第二曲面、第一曲面面对第二平面或第一曲面面对第二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新型结构的电池组
- 下一篇:压印方法、压印装置和设备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