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尤其呈多档传动轮毂形式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20748.3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3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约阿希姆·格贝尔;W·弗兰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1/14 | 分类号: | B62M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尤其 呈多档 传动 轮毂 形式 自行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传动装置,其包括:输入侧,基于蹬脚蹬的输入力矩可在该输入侧被传入该自行车传动装置,可选择性地作为在驱动方向上作用的输入驱动力矩或者作为在制动方向上作用的输入制动力矩;输出侧,基于输入驱动力矩的输出驱动力矩在该输出侧被准备用于传递给自行车的可被驱动的转动轮;对应于输出侧的制动器,制动器可根据输入制动力矩而被置入与输入制动力矩相关的制动器接合中,以便通过输出侧提供取决于输入制动力矩的制动力矩来制动可被驱动的转动轮;传动装置,其在输入侧和输出侧以及制动器之间提供不同增速比或减速比的多个力矩传递路径、并且该传动装置最好包含至少一个行星齿轮传箱;其中,至少一个将该输入侧与该输出侧相连接的力矩传递路径经过至少一个棘爪,为了经过该力矩传递路径传递力矩,该棘爪能够被置入一个接合位置,该接合位置容许在自行车传动装置的带有棘爪的可转动安装的第一部件和自行车传动装置的可转动安装的对应的第二部件之间传递力矩,以便通过与第二部件的相应接合构造的接合而产生转动同步连接,并且为了经过至少一个其它力矩传递路径传递力矩,而依据在该输入侧传入以便经过该其它力矩传递路径进行传递的输入力矩,能够使得该棘爪离开该接合位置,以容许这两个部件至少在经过其它力矩传递路径传递力矩时所出现的相对转动方向上相对转动。
当一定考虑其它结构时,这种自行车传动装置一般也呈多档传动轮毂形式,其具有可转动安装在轮毂轴上的驱动装置和可转动安装在轮毂轴上的轮毂套筒。驱动装置作为输入侧且轮毂套筒作为输出侧。于是,驱动装置可以适当地构成第一部件,传动装置的一个传动件例如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系的内齿轮构成第二部件。不过,也可以想到棘爪与一个这样的多档传动轮毂的部件的其它对应关系。例如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系的内齿轮可以形成第一部件,轮毂套筒形成第二部件。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呈多档传动轮毂形式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许多实施方式是已知的。参见US3,432,013、DE3819065A1(及对应的GB2207966A)、EP0383350A2、US3,608,683和DE4142867A1。EP2327612A2示出一种自行车多档传动轮毂,其对应于上述类型的自行车传动装置,此时在驱动装置(1)和第一传动级(I)的内齿轮(3)之间的驱动装置空程离合器(11)以爪形空程离合器形式来实现,就像其在实践中被认为特别合适的那样。
通常在这样的自行车传动装置中,棘爪配设有可相对于第一部件来调整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第三部件,第三部件如此与棘爪相互作用,在第三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第一位置上,棘爪处于接合位置或者至少朝向占据接合位置的方向被预紧,第一位置以下被称为启用位置,并且棘爪根据第三部件从启用位置调整至相对于该第一部件的第二位置而离开该接合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在以下被称为无效位置。
因此,根据US3,432,013,作为在此意义上的第三部件而设置了控制套,控制套在制动时使两个驱动棘爪克服弹簧回复力地离开接合位置,从而现在可以通过制动棘爪将力矩传递给制动器,不会出现传动装置夹紧和绝对要避免的被称为“制动锁死”的情况,此时制动器被接通,但不能再断开,因为断开制动器所需要的向前蹬脚蹬被位于接合位置上的抵靠对应于接合构造的驱动棘爪所阻止。这样的实施方式也由DE3819065A1(或对应的GB2207966A)、EP0383350A2和DE4142867A1公开了。US3,608,683也示出相关的结构。
公开了采用滚子来实现空程离合器或者说单向离合器,这些滚子为了在第一部件和接合面和第二部件的凸轮面之间传递力矩而被夹紧,就像例如根据EP0679970B2所实现的那样。
从DE4402344C1中知道了,利用凸轮件7使棘爪克服将棘爪预紧向其接合位置的弹簧的力地离开接合位置。在根据DE4402344C1所已知的解决方案中,棘爪用于将环形件与轮毂轴抗转动连接起来,并且提起棘爪的凸轮件由可与轮毂轴同轴移动的控制盘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RAM德国有限公司,未经SRAM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