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雪花生产线固化及印刷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1718.4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邦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0 | 分类号: | B41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雪花 生产线 固化 印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雪花生产线固化及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雪花油墨大部分是印刷有底色的材质,底色的色相和着色力的高低就会影响雪花的大小和均匀度。浓度高低都将影响雪花起花的效果。印刷后形成的雪花效果受传送速度影响较大,因此在固定其它操作方式的情况下,调节传送速度可以调整雪花效果。雪花油墨的固化对光固机的要求较为特别,要求联机操作固化或者采用3支以上紫外灯管的光固机固化,前组灯或前支灯用于形成雪花,后组灯或后两支灯用于固化雪花。
从印刷工艺看,UV油墨固着速度快,结膜性能良好,对各类承印材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且耐划伤性、耐磨性、耐酸碱性等性能都比普通油墨好,因此,尽管其价格比普通油墨贵的多,但还是被广泛应用。
由于印刷工艺需求和要求日益增高,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之间的衔接与调整显得甚为重要,迫切需要提供一种一体化新型雪花生产线固化及印刷设备来简化步骤、节约时间,以提高品质与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一种新型雪花生产线固化及印刷设备,旨在提高印刷产品的雪花、冰点、皱纹引爆、IR红外、加湿、冷却为一体的新型生产线,使得印刷机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承印物墨色工艺的固化,以提高品质与效率。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雪花生产线固化及印刷设备,包括用于丝网印刷机或胶印机后道工序上的UV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V固化设备由八个机组组成,所述的八个机组按照连接顺序依次是水冷式UV无极引爆与皱纹处理组合机、第一水冷式UV固化机、第一红外线IR固化机、第二水冷式UV固化机、第二红外线IR固化机、后强制加湿机、后强制双体冷却机、自动收纸机;所述的八个机组是各自独立的机组,各个机组之间有过桥连接,除自动收纸机之外的各个机组内均设有用于输送承印物的耐高温网带。
所述的水冷式UV无极引爆与皱纹处理组合机是连接于丝网印刷机或胶印机的机头上的,包括机壳以及机壳内设置的皱纹灯6支、无极引爆UV灯1支、10KW电子电源一台。
所述的第一水冷式UV固化机连接于所述的水冷式UV无极引爆与皱纹处理组合机之后,包括机壳以及机壳内设置的3支UV灯和3台10KW的UV变压器。
所述的第一红外线IR固化机包括机壳以及机壳内设置的红外线灯15支、2.2KW风机3台和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
所述的第二水冷式UV固化机配置包括机壳以及机壳内设置的3支UV灯,10KW传统变压器3台,是用于与所述的第一红外线IR固化机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水冷式UV固化机完成固化后,充分利用第一红外线IR固化机的传动形成自然冷却的过程,且在第一红外线IR固化机上继续固化,增强承印物的附着力。
所述的第二红外线IR固化机与所述的所述的第一红外线IR固化机具有相同的配置,所述的第二红外线IR固化机连接于所述的第二水冷式UV固化机之后。
所述的后强制加湿机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自动加湿系统,是用于解决承印物表面的物理微量加湿处理,使承印物对湿度与温度的微量平衡,避免油墨爆墨的情况发生。
所述的后强制双体冷却机内部装有2台3p压缩机与两组蒸发器强排式组合,该机组是继水冷式UV无极引爆与皱纹处理组合机、第一水冷式UV固化机、第一红外线IR固化机、第二水冷式UV固化机、第二红外线IR固化机、后强制加湿机的全程工艺整合冷却处理的机组,该机组具有强大的冷却性能,使承印物表面温度低至20℃以下。
所述的自动收纸机采用机械手传动式操作,该机组上设有自动收纸台和收纸台调节机构。
所述的八个机组的底部均设置万向轮,其作用是便于单体挪动和方便维修。
在承印物进入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设备进行固化处理的时候,
首先要针对承印物所要达到的承印及固化效果来相对应的调整不同作用于各个机组的功能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邦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邦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1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