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径向进料的连续挤压方法及挤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2732.6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文;宋宝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0 | 分类号: | B21C23/00;B21C23/21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1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进料 连续 挤压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径向进料的连续挤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连续挤压设备的挤压工装上的进料口在挤压轮的半径方向,有时为了改善挡料块的强度,进料口方向会偏移一定角度,腔体进料口中心线与挤压轮在该点切线的夹角β为90°或者是小于90度的锐角,这样的优点是挡料块受力状态好,能够提高挡料块的使用寿命,其缺点是挡料块温度高,挤压力大。
连续等通道转角挤压是将连续挤压和等通道转角挤压相结合,采用一个旋转挤压轮来实现等通道转角挤压。等通道转角挤压的特点是坯料和产品的几何尺寸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其目的是获得细晶粒组织,其所用坯料为扁带或者是正方形及矩形。
英国BWE公司的世界专利WO2004076087 A1 和WO0232595及给出了连续挤压设备和方法,其中都强调进料口方向为挤压轮径向方向;国内专利200910183586.9和200910183585.4给出了连续等通道挤压的方法,韩国专利10-2006-0111404及WO2007001428也给出了一种连续等通道的方法,其特点是强调坯料在整个过程中,几何形状基本保持不变。
目前,由于受到挤压轮、挡料块、及腔体材料工作温度和强度的限制,在挤压铜及铜合金等有色金属时,必须通过控制挤压轮的转速来严格控制挤压工具的工作温度,否则就会造成挤压工具的过早失效,这样就限制了连续挤压的生产效率,对于挤压纯铝这样软金属时,由于受到材料再结晶温度的限制,为了保证挤压出来的产品不过热、过烧,不得不适当控制挤压轮的转速,进而控制挤压温度,以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径向进料的连续挤压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径向进料的连续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坯料经过压实轮压下,通过旋转挤压轮沟槽与坯料之间的摩擦力进入挤压工具;
b、当坯料前进到挡料块后,坯料进入挤压工装进料口,挤压工装进料口中心线在挤压轮的弦线方向;
c、在挤压工装进料口的末端设有金属成型容腔,在金属成型容腔末端安装有模具,产品通过模具挤出,然后经过射流冷却装置进行快速冷却。
所述挤压工装进料口中心线与经过挤压工装进料口中心线同旋转挤压轮轮面上的交点的切线夹角β为大于90°的钝角。
所述β值为95°-130°。
所述挤压工装进料口的角度Ψ值为0°-10°。
所述挤压工装进料口的上、下两个面与其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相等或不等。
所述挡料块与挤压工装进料口的下平面为重合或不重合。
所述金属成型容腔尺寸大于挤压工装进料口的尺寸至少3mm。
所述射流冷却装置的射流口为带有角度的锥环形缝,所述锥环形缝的中心线与产品的中心线夹角θ值为15°-60°。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非径向进料的连续挤压方法的挤压设备,包括旋转挤压轮(1)、压实轮(4)、挤压工装(5)、挡料块(6)、金属成型容腔(8)、模具(9)和射流冷却装置(11),所述旋转挤压轮(1)上设有圆周方向的沟槽(2),压实轮(4)设置在旋转挤压轮(1)上方,挤压工装(5)设置在旋转挤压轮(1)的外侧,挤压工装进料口(7)的中心线在旋转挤压轮(1)的弦线方向上,挡料块(6)镶嵌在挤压工装(5)上,金属成型容腔(8)设置在挤压工装进料口(7)的末端,模具(9)安装在金属成型容腔(8)的末端,射流冷却装置(11)设置在距离模具(9)出口50mm以内处。
所述挡料块(6)为与挤压工装(5)一体结构。
所述射流冷却装置(11)为带有锥形环缝结构的装置。
本发明一种非径向进料的连续挤压方法和挤压设备,不同于连续等通道转角挤压,连续等通道转角挤压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坯料的几何形状基本保持不变,其目的是利用剪切变形最终获得细晶粒组织的高性能材料,本发明采用单一坯料通过更换不同模具而挤压出不同断面形状和面积的产品,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挤压温度和降低挤压力,并通过对产品的快速冷却,来提高挤压轮的转速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挤压轮、挤压工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并获得性能良好的挤压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2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骨科手术负压吸引器的新型吸引头
- 下一篇:临床转运便携式急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