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3222.0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包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硅智源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电流 限制 电路 | ||
1.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一个用来产生感应电流的导通晶体管,输入端与导通晶体管的集电极间连接一个感测电阻;上述晶体管有一个用来接收控制信号的控制电极,此控制信号因控制晶体管电流的电流限制信号而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对应于上述感应电流,第一对晶体管产生的电流比起到改变感应电流幅度的功能;第一对晶体管的基极相连,其中第一个晶体管的发射极与输入端连接一个电阻,第二个晶体管的发射极与上述导通晶体管的集电极间连接一个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第一对晶体管的基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一个驱动晶体管,此晶体管的基极与集电极相连形成一个二极管,其基极-发射极电压大于第一对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并且上述驱动晶体管存在低交流阻抗和低直流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第二对晶体管分别连接到第一对晶体管并作为其有源负载,其中第二个晶体管的基极与集电极相连形成一个二极管;第二对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分别相连形成一个回路,并且发射极耦合到输出端;第二对晶体管中第一个晶体管的发射极与输出端之间串连两个电阻,其中第一个电阻与输出端相连,并与第二个电阻相连形成第一个节点;第二个电阻与上述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形成第二个节点;第一个节点的电压大于输出电压,第二个节点的电压大于第一个节点;第二对晶体管中第一个晶体管比第二个晶体管的发射极面积大;当由上述导通晶体管产生的电流低于电流限制值时,第二对晶体管中第一个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下;当第二对晶体管中第一个和第二个晶体管的电流比低于阈值时,第一个晶体管比第二个晶体管的操作电流密度低;当上述电流比达到阈值时,第二对晶体管中第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将产生电流限制信号,并且此晶体管用来保持第一对和第二对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大致相等;上述电流比阈值由第二对晶体管的发射极面积比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当上述电流限制信号产生时,一个正反馈回路可以降低电流比阈值;随着上述导通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增加到第一个阈值水平以上,电流比阈值以第一个预定速率减小,当上述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增加到第二个阈值水平以上时,电流比阈值的下降率将改变;随着温度的增加上述第二个阈值将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第三个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上述第一个节点,第三个晶体管的基极耦合到第二对晶体管中第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以形成一个回路;上述回路包括一个用来接收折返电流限制信号的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折返电路连接在第二个节点与上述感测电阻间,其中第三个电阻,一个齐纳二极管和第六个晶体管的发射极-集电极串联,第四个电阻串联在第六个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基极间,第五个电阻串联在第六个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电路工作在低输入/输出电压差下,以限制导通晶体管产生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硅智源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硅智源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2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