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容量泵的运转状态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3626.X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西山惠以地;石川知朗;亩山俊和;小岛三千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C14/00 | 分类号: | F04C1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容量 运转 状态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变容量泵的运转状态切换装置,所述可变容量泵的运转状态切换装置具备:可变容量泵,其将从多个吸入端口吸入的工作液从多个排出端口排出,以向变速器供给工作液;和运转状态切换单元,其将所述可变容量泵切换成全容量运转状态或者部分容量运转状态,所述全容量运转状态为所述多个吸入端口与所述多个排出端口完全切断的运转状态,所述部分容量运转状态为所述多个吸入端口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多个排出端口的至少一个连通的运转状态。
背景技术
相关可变容量泵通过下述的专利文献1被公知。
在用发动机驱动机动车的变速器用可变容量泵的情况下,由于像叶轮泵那样的容积型泵的排出流量与转速成比例,因此,如果想要在发动机转速低的范围内确保必要的排出流量,则在发动机转速高的范围内排出流量变得过剩,存在驱动可变容量泵的动力被白白消耗从而发动机的燃料消耗量增加的问题。
因此,关于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在发动机转速不足预定值的范围内使可变容量泵在全容量运转状态下运转,在发动机转速为预定值以上的范围内使可变容量泵在半容量运转状态下运转,由此,实现发动机的燃料消耗量的节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3258号公报
如图8的(A)所示,允许机油泵的半容量运转仅限于下述情况:在半容量运转状态下的机油的排出流量即使提供变速器的变速、泄漏以及润滑所消耗的机油的流量,也还是能够确保预定值以上的富余流量。机油泵处于半容量运转状态时的机油的排出流量由机油泵的规格决定,但如图8的(B)所示,在变速、泄漏以及润滑所消耗的实际的机油流量比计算值大的情况下,或者如图8的(C)所示,在半容量运转状态下的机油的排出流量因机油泵的个体性能的差异等而比预想小的情况下,在半容量运转状态下富余流量不足或者变得无法完全确保,因此有可能影响变速器的变速功能和润滑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机油泵处于半容量运转状态时,通过可靠地判定出排出流量的不足而切换成全容量运转状态,来确保变速器的变速功能和润滑功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可变容量泵的运转状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容量泵的运转状态切换装置具备:可变容量泵,其将从多个吸入端口吸入的工作液从多个排出端口排出,以向变速器供给工作液;和运转状态切换单元,其将所述可变容量泵切换成全容量运转状态或者部分容量运转状态,所述全容量运转状态为所述多个吸入端口与所述多个排出端口完全切断的运转状态,所述部分容量运转状态为所述多个吸入端口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多个排出端口的至少一个连通的运转状态,所述可变容量泵的运转状态切换装置具备打滑判定单元,所述打滑判定单元用于判定在所述变速器设置的液压离合器的打滑,当所述运转状态切换单元判定为所述液压离合器打滑时,所述运转状态切换单元禁止所述部分容量运转状态。
并且,根据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变容量泵的运转状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液压离合器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的旋转差为第一阈值以上的状态持续第一预定时间以上时,所述打滑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液压离合器打滑。
并且,根据第三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变容量泵的运转状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滑判定单元对所述液压离合器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的旋转差为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次数、以及所述旋转差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上的状态持续比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短的第二预定时间以上的次数进行计数,当所述次数达到预定次数时,所述打滑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液压离合器打滑。
另外,实施方式中的锁止离合器44与本发明的液压离合器对应,实施方式中的机油泵OP与本发明的可变容量泵对应,实施方式中的带式无级变速器T与本发明的变速器对应,实施方式的连续打滑计时器的计数时间与本发明的第一预定时间对应,实施方式的微小打滑计时器的计数时间与本发明的第二预定时间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柔性制造物流系统
- 下一篇:可自动筛选药物的分料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