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卵中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3842.4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2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亮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07K16/02;C07K1/3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1 辽宁省葫芦岛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卵中抗 轮状病毒 免疫球蛋白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是生化领域物质的提取方法,具体地说鸡卵中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轮状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对小儿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出现季节性的腹泻,甚至影响健康水平或造成脱水死亡。为了制备抗轮状病毒的抗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轮状病毒注射在鸡的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鸡对轮状病毒产生抗体,抗体积聚在鸡的体内各个器官,并且也积聚在鸡卵中,要想获得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就需要从鸡卵中提取。在本发明提出以前,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经过凝胶色谱柱分离或通过离心机分离,其中,凝胶色谱柱分离过程复杂,容易污染,而且提取效率低,而离心机分离虽然分离效率高,但提取纯度低,损失严重,离心机不便于清洗。因此提高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质量和效率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抗轮状病毒的质量和效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鸡卵中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分离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接种轮状病毒所产的鸡卵进行定温转化,然后进行分次沉降,从卵清液中分离抗轮状病毒的免疫球蛋白。解决鸡卵中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分离提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1、鸡卵定温转化:鸡卵脱离母体后,集中在容器中,在18~25℃温度条件下,进行转化120小时。使鸡卵中的抗体免役球蛋白分子增殖。
2、破卵加水稀释:
将经过定温转化的鸡卵打破,取出卵黄和卵清,将一倍质量的卵黄和卵清加入到五倍质量的去离子水中,成为鸡卵液。
2、第一次沉降:将鸡卵液注入到容器内,在常温下沉降24小时,初步分离出卵黄沉淀物和卵清液,将卵清液倾倒分离,收集卵清液,去掉卵黄沉淀物。
3、第二次沉降:将经第一次沉降的卵清液在常温下继续沉降48小时,卵清液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水,倾倒分离掉,第二层为富集有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的卵清液,倾倒出作为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液体,而底层为剩余卵黄和重质杂质,弃掉。
积极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从接种轮状病毒的鸡卵中分离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具有过程简单,所用设备少,构建费用低,质量能够保证,分离效率高的特点。适宜从接种轮状病毒后的鸡卵中分离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1、鸡卵定温转化:鸡卵脱离母体后,集中在容器中,在18~25℃温度条件下,进行转化120小时。使鸡卵中的抗体免役球蛋白分子增殖。
2、破卵加水稀释:
将经过定温转化的鸡卵打破,取出卵黄和卵清,将一倍质量的卵黄和卵清加入到五倍质量的去离子水中,成为鸡卵液。
2、第一次沉降:将鸡卵液注入到容器内,在常温下沉降24小时,初步分离出卵黄沉淀物和卵清液,将卵清液倾倒分离,收集卵清液,去掉卵黄沉淀物。
3、第二次沉降:将经第一次沉降的卵清液在常温下继续沉降48小时,卵清液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水,倾倒分离掉,第二层为富集有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的卵清液,倾倒出作为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液体,而底层为剩余卵黄和重质杂质,弃掉。
通过两次沉淀能够收集鸡卵中95%以上的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原料,与传统的凝胶色谱柱和离心机分离方法相比,能够节省设备投资80%以上,而且,沉降分离彻底,产品质量稳定,复合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
分离方法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亮,未经孙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