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浴一步法染色的染料组合物及其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089.0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谢兵;郑怡华;洪彬;蒋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雅运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2 | 分类号: | C09B67/22;C09B67/36;D06P1/38;D06P1/10;D06P3/8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沙永生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法 染色 染料 组合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浴一步法染色的染料组合物及其染色方法,特别是用于锦/棉、锦/粘混纺、或交织织物的一浴一步法染色的染料组合物及其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锦/棉、锦/粘混纺、交织织物具备锦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两种纤维的优良性能,锦/棉、锦/粘织物既具有纤维素纤维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又具有锦纶良好的弹性、优异的耐摩性。织物手感丰满、滑爽、穿着舒适、富有弹性和光泽,是目前流行的服装面料。
锦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因而其染色工艺也各有差异。传统的锦棉、锦粘混纺、交织织物的染色方法采用酸性/活性、酸性/直接染料两浴法染色。这种染色存在工艺流程长、能源消耗大、染色牢度差、易产生色差、色花和沾色等问题。因此,采用一浴法进行上述混纺、交织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成为当前印染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涉及锦棉织物染色的中国专利如下:
CN1264767(2000)(无锡庆丰集团维新漂染有限公司)
CN101446048(2009)(上虞新晟化工工业有限公司)
CN101768882(2010)(襄樊新四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CN101781856(2010)(绍兴文理学院)
CN102199884(2011)(浙江理工大学)
CN102321986(2012)(无锡市联盛印染有限公司)
这些专利或以轧染染色,或以单种或两种染料采用一浴两步染色。一般仅能提供浅、中色的染色效果。
本发明旨在开发一项锦棉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该染色工艺具有下列特点:
1、一浴一步法染色,操作简便,良好的染色重现性;
2、提供浅、中、深至特深或黑色的染色效果;
3、良好的锦棉、锦粘同色性;
4、优良的染色牢度;
5、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节水、节能、节时、减排等优点。
混纺和交织织物的印染的实践表明,影响锦/棉、锦/粘织物染色工艺因素有:
1、染料的选择;
2、助剂的选择;
3、染色条件的选择,包括温度、PH值、加料顺序、时间等。
上述各因素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从而影响最终的染色效果。
本发明人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认染料的选择是本发明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发明人注意到苏州东吴染料有限公司发表的专利,CN1687520(2005)一种用于混纺、交织织物染色的专用染料。这一专用染料应用于毛/腈、棉/腈织物的一浴一步法染色。
本发明人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惊喜地发现1:2金属络合染料与特定形式的活性染料拼混,可有效和成功地用作锦/棉、锦/粘混纺、交织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的专用染料。
本发明提供1:2金属络合染料和活性染料的通式及其具体品种。通过上述染料的有效组合,可成功地实现锦/棉、锦/粘混纺、交织织物一浴一步法各色泽的染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大量和深入的试验基础上,惊喜地发现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染料组合物,采用简易的染色工艺,可有效地实现锦/棉、锦/粘混纺、交织织物的一浴一步法浅、中、深至特深或黑色的染色。所选染料无互相作用,对锦纶和纤维素纤维无沾色现象,并具有良好的匀染性。染色织物具有优异的染色牢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锦/棉、锦/粘混纺、交织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的染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三类或三类以上偶氮活性染料化合物和/或三类或三类以上1:2过渡金属络合染料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锦/棉、锦/粘混纺、或交织织物的一浴一步法染色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包含本发明的染料组合物和至少一种染色助剂的染浴;
2)在室温(25-40℃)下把所述织物浸入染浴中,
3)按每分钟0.5-3℃的速率升温至95-110℃染色,并保温30-70分钟。
实践表明,与传统的繁琐的二步染色法以及一浴二步法相比,本发明体现节能减排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流程总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采用的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流程图。
图3是实施例1中采用的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1中采用的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雅运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雅运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