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及产生方法、电压调节电路及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202.5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考 电压 产生 电路 方法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产生参考电压,尤指涉及一种具有低温度系数、低线性调节率及/或宽频高电源抑制比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参考电压产生方法、电压调节电路及电压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设计参考电压产生电路(voltage reference generation circuit)时,为了使所设计的参考电压电路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通常会利用双载子晶体管(bipolarjunction transistor,BJT)、二极管(diode)、耗尽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depletion-mo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depletion-mode MOSFET)来补偿温度对电路的影响,举例来说,传统带隙参考电压(bandgapvoltage reference)电路是使用双载子晶体管来做温度补偿,然而,由于以双极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bipolar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process,BiCMOS process)制作双载子晶体管的价格较为昂贵,一般会使用标准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standard CMOS process)的寄生效应(parasitic effect)制作出双载子晶体管,不过,制作出的寄生双载子晶体管之基极(base)必须接地且所占的面积很大,使得以上述工艺产生的参考电压电路在应用上会受到许多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传统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00包括一电流供应电路(current supply circuit)110以及一核心电路(core circuit)120。电流供应电路110包括复数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1~M5以及一电阻R1,用以提供电流至核心电路120。核心电路120包括复数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6、M7与复数个电阻R2、R3,用以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6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7对于温度之相关性,搭配电阻R2及电阻R3来产生一参考电压V_REF。然而,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00至少需使用三个电流路径(亦即,电流I1~I3所分别流过的路径),以及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00之电源抑制比(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PSRR)会受到电阻R2及电阻R3的影响而偏低,因此,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00不仅耗费较多的能量,参考电压V_REF受到供应电压源VDD的扰动变化也会十分明显。
此外,为了要提高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电源抑制比,通常会在参考电压产生电路之核心电路连接一预调节电路(pre-regulator circuit)。请参考图2,图2为另一传统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参考电压产生电路200包括复数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1~M18、复数个双载子晶体管Q1~Q5以及复数个电阻R1~R2,其中参考电压产生电路200是利用该预调节电路来产生一调节电压V_REG,以抑制一供应电压源VDD对一参考电压V_REF的干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藉由分析图2所示之电路而得知,参考电压产生电路200所需之晶体管元件数量偏多,以及参考电压产生电路200会同时产生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与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效应,因此,电路必须要经由适当地设计来使正反馈效应小于负反馈效应,此外,当参考电压产生电路200运作于较高的操作频率(operation frequency)时,其电源抑制比会大幅下降,导致参考电压产生电路200在宽频带(wide band)的应用会受到限制。
请参考图3,图3为另一传统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参考电压产生电路300包括复数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1~M12、电阻R1、以及复数个电容(capacitor)C1及C2。虽然参考电压产生电路300经由图3所示之电路架构而提升其电源抑制比且减少晶体管元件的使用,但参考电压产生电路300却存在着对温度改变较为敏感的问题。此外,图1至图3所示之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00~300之中的一部份晶体管元件,均会产生衬底效应(body effect),因而造成所对应的阈值电压(threshold voltage)有所改变。
因此,如何同时实现具有低温度系数、宽频高电源抑制比、低制造成本以及低衬底效应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是为有待解决之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 下一篇:便携电子设备位置感应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