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356.4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军;王晓峰;胡鸿运;汪精河;俞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断面 黄土 隧道 开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弱围岩中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属于黄土地层中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土具有垂直裂隙发育、剪切强度低的特点,因此在黄土地层中开挖隧道通常会引发土体突然坍塌和支护结构变形过大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开挖断面积大于100m2的高速公路隧道和高速铁路隧道,当其穿越黄土地层时,隧道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更高。为减少隧道开挖期间黄土发生的沉降和变形,防止隧道坍塌、坍方和冒顶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通常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开挖,并且将开挖面范围内的土体划分为若干个分部或区域,并采用加强支撑的刚度和强度来减少和控制土体因开挖所引起的沉降和变形,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目前,适合于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有:(1)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2)中隔壁(CD)法;(3)交叉隔壁(CRD)法;(4)单侧壁导坑法;(5)双侧壁导坑法;(6)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在上述6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当中,单侧壁导坑法与CD法相类似,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与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的工艺相似。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针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一般采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施工。
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由于将隧道开挖断面的土体划分为4个分部,则每个分部开挖区域的断面积较大,而且拱部的开挖高度大于2.5m,人工架设拱部钢拱架的劳动强度和难度均很大,施工的安全风险高,隧道开挖引起的拱顶下沉和变形也较大。留核心土法要求开挖面围岩较为完整和稳定,适用于围岩级别为IV级-VI级的黄土地层。从开挖面土体开挖到衬砌结构封闭成环共需要约12个施工工序,施工的控制关键是要确保核心土和开挖面的稳定。
中隔壁法即CD法是将隧道开挖断面划分为6个分部,并且要在两个开挖区域设置中间隔墙。与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相比,隧道的分部区域开挖断面积减少。由于左右导坑开挖时设置了中隔墙,因此可控制隧道拱顶发生的过大沉降。其施工的主要风险在于中隔墙拆除的过程。该方法从开挖面土体开挖到衬砌结构封闭成环共需要约22个施工工序。
交叉中隔壁法即CRD法,将隧道开挖断面划分为6个分部,与CD法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导洞开挖后不仅要设置中隔壁,同时还设置临时仰拱,其可作为隧道的横撑。采用CRD法可使隧道下沉和边墙的位移均得到控制,减少隧道施工发生的坍塌和过大变形,有利于减少隧道的坍塌。但该方法从开挖面土体开挖到衬砌结构封闭成环共需要约22个主要的施工工序。CRD法施工的主要风险仍是拆除中隔壁和临时仰拱的工况。
双侧壁导坑法采用左右两侧导洞先行的方式进行土体开挖,将隧道开挖断面划分为6个分部。由于左右导洞开挖均设置了初期支护和中隔墙与横撑,可有效控制地面的沉降和围岩变形。该方法施工的主要风险就在于中隔墙和横撑被拆除的过程。该方法从开挖面土体开挖到衬砌结构封闭成环共需要约21个主要的施工工序。
从上述常用的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而言,大多需要设置临时的中隔墙或横撑,从而隧道施工的工序繁杂,导致施工进度慢、效率低,而且工程造价高。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不需要设置临时的中隔墙或横撑,但其拱部土体的开挖断面大,且其两侧土体全部挖除,造成拱部架设钢拱架的难度大、劳动强度高,施工的安全风险也大,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即经济实用又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快速的新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方法,该种开挖法有利于减少隧道的下沉和变形,方便架设拱顶部位钢拱架,劳动强度低,施工工序简单,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方法,适用于开挖断面积100m2以上的黄土隧道,其作法是:
A、将隧道开挖断面内的土体划分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首先在上部区域的两侧分别开挖出一个倒梯形的竖槽、同时开挖中部拱顶部位土体,形成“山”字形土体;当上部区域的“山”字形土体顶面的深度为2.5-3m后,则同时开挖“山”字形土体,使“山”字形土体顶面始终保持2.5-3m的深度;
B、当“山”字形土体后面的中部区域的土体顶面的深度为17-21m后,再同时开挖中部区域的左侧土体,当中部区域的左侧土体后面的下部区域土体顶面的深度为8-10m后,再同时开挖中部区域的右侧土体,并使中部区域的左侧土体和右侧土体之间的开挖面始终保持8-10m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状装饰吊灯
- 下一篇:LED液晶屏背光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