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4372.3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黑木一真;黑田洋光;德光哲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18 | 分类号: | F16F1/18;B3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工业用机械和民用机械等各种领域中使用的复合材料,特别涉及具有减振性的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减振性”这一用语,作为包括减振功能的含义而使用。
在工业用机械和民用机械等各种领域中,考虑使用具有减振性的复合材料。作为一个例子,对于在汽车中的使用进行说明。汽车中,包括发动机等驱动系统在内,振动发生源非常多。因此,希望在振动发生源本身、其周边设备中使用具有减振性的复合材料,从而尽量降低振动发生本身、振动的影响。
作为具有这种抑制振动的功能的减振材料,提出了减振钢板。该减振钢板具有在2片钢板间配置由树脂形成的板的构造,被2片钢板夹着的上述树脂起吸收振动的作用。这样的技术公开在日本特开昭64-1402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
作为其他的例子,有在不锈钢的两面设有铜层的3层构造的包层弹簧材料。该3层包层弹簧材料是在上述不锈钢与铜层的界面形成非接合部,由上述非接合部吸收振动的材料。这样的技术公开在日本特开平2-217184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4-14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217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包括上述工业用机械领域、民用机械领域的各领域中,对于所使用的具有减振性的复合材料,要求具有能够充分耐受振动的强度,并希望能够承受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
例如,就汽车而言,如果考虑使用实际具有减振性的复合材料的话,可以预想到振动发生源、受振动影响的部分在车辆行驶中会达到高的温度。因此期待不仅具有减振性,还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当然,这样的能够承受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的具有减振性的复合材料,不限于汽车,在各个领域中都是需要的。但是,关于包含具备减振性的复合材料的减振材料,对于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现状是并未进行充分的研究。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减振钢板的构造是:在钢板间夹入树脂板,由树脂板吸收振动。但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这样的减振钢板时,存在被钢板夹着的树脂受高温的影响而变质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3层构造的包层弹簧材料形成了在不锈钢与铜层的界面形成非接合部,由上述非接合部吸收振动的构造。但是,上述不锈钢与上述铜层的界面部分地形成了非接合状态的构造,因此,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对该部分施加振动的状态持续,则上述不锈钢和上述铜层的接合部可能会变得不耐受振动,非接合部分慢慢扩大,即上述铜层从上述不锈钢剥离。即,难以使这种构造的3层包层弹簧材料对于高温环境下施加的振动具有充分的强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具备减振性和强度的复合材料。
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发明的复合材料的特征在于,由具有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两面的振动抑制层的包层材料构成,所述基材由铁-铬合金构成,所述振动抑制层由抑制振动的金属构成,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两面的振动抑制层的合计厚度相对于所述包层材料整体的厚度在10%以上40%以下的范围内。
第2发明的复合材料的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的复合材料中,所述包层材料的减振系数在200℃的状态下是4.5%以上。
第3发明的复合材料的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或第2发明的复合材料中,所述包层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00℃的状态下是400MPa以上。
第4发明的复合材料的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至第3发明的任一项发明的复合材料中,所述振动抑制层由纯镍、纯铁、纯镁、Al-78Zn、Mg-0.6Zr或Cu-44Mn-2Al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在高温环境下具备减振性和强度的复合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复合材料、12:基材、14:第1振动抑制层、16:第2振动抑制层、22:加工辊。
具体实施方式
[适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构造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性花纹形成方法以及功能性元件
- 下一篇:一种防潮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