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振器支撑装置及其液压系统,以及激振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795.5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汪雪晴;陈仁伍;王猛;胡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26;F16M11/42;G01M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舒丽亚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振器 支撑 装置 及其 液压 系统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试验的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激振试验的激振器支撑装置及激振器系统。
背景技术
振动稳定性是衡量机械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激振试验是评价机械结构振动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激振试验所需要的信号源通常通过激振器来产生。
在激振试验中,一般将激振器放置在地面上,将激振器顶杆通过螺栓与力传感器连接,力传感器再通过螺栓与被测件的激励点连接。这就要求激振器与被测件在连接之前处在正确的相对位置。
为了保证激振信号的稳定,激振器需要具有较大的惯性,这就使得激振器通常都设计得较为笨重。现有的激振器通常采用方形的支座支撑,在支座两侧分别装有可拆卸的伸出杆。在激振试验中完全依靠人力拖动伸出杆来移动和调节激振器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置,激振器的高度位置调节则要通过在支座下部垫枕木或其它物件来实现。因此,采用现有的方式对激振器进行定位耗时耗力,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在试验场所的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异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灵活地对激振器进行定位的激振器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激振器支撑装置的液压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灵活地对激振器进行定位的激振器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振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升降台和托板;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在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夹具组件;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托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或者所述支撑板下方,在所述升降台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可调节的支撑组件;在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若干撑杆,并且在所述撑杆底端还设置有滚轮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托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和若干可调节的支撑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升降机构可使所述升降台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使所述激振器支撑装置在通过所述支撑板的支撑组件支撑在地面上,而所述升降台的若干滚轮组件离开地面,以及通过所述升降台的若干滚轮组件支撑在地面上,而所述支撑板的支撑组件离开地面,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升降机构可使所述升降台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使所述激振器支撑装置在通过所述支撑板的支撑组件支撑在地面上,而所述升降台的若干滚轮组件离开地面,以及通过所述支撑板的支撑组件和所述升降台的若干滚轮组件共同支撑在地面上,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升降台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升降机构,所述若干升降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升降台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前述的支撑板上的可调节的支撑组件是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若干调平螺栓,在各调平螺栓底端分别设置有衬垫。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设置在所述托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可调节的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若干支杆,设置在所述托板底部的若干凸块,以及若干紧固件;在各所述凸块上开设有插孔,各所述支杆插在所述插孔内,并由各所述紧固件紧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使所述托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使所述托板升高或者降低。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激振器系统,包括激振器,以及如前述的任一项所述的激振器支撑装置,所述激振器安置在所述激振器支撑装置的托板上,并由所述夹具组件夹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激振器支撑装置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升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输液油缸,以及油箱;所述输液油缸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油箱,第二端的两条支路分别连接所述升降油缸的第一端和所述高度调节油缸的第一端,以分别向所述升降油缸和所述高度调节油缸供油;所述升降油缸的第二端和所述高度调节油缸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油箱,以分别回油;在所述输液油缸的第一端和所述油箱之间,以及所述输液油缸的第二端还分别设有单向阀;在所述高度调节油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所述升降油缸的第一端还分别设有截止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级换热的分控相变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板式隔墙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