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筑侧向多列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5676.1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郑西贵;张农;花锦波;冯晓巍;刘娜;洪昊;张天池;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筑 侧向 多列沿空留巷 充填 墙体 结构 方法 | ||
1.一种构筑侧向多列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间隔设置的留巷侧墙体(3)和采空区侧墙体(5),留巷侧墙体(3)和采空区侧墙体(5)之间充填有高发泡聚脂类材料的中层墙体(4);留巷侧墙体(3)和采空区侧墙体(5)的间隔距离b为1~1.5m,留巷侧墙体(3)的宽度a不小于1.5~2m,空区侧墙体(5)的宽度c不小于1~1.5m;所述的留巷侧墙体(3)上预留有充填高发泡聚脂类材料的通道(11),留巷侧墙体(3)下部设有多根锚入底板的下加强筋(10),留巷侧墙体(3)上部设有锚入顶板的上加强筋(9)。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的构筑侧向多列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采煤工作面完成后,清理沿空留巷(2)底板的浮煤及虚矸,在采煤工作面(7)后方临时支柱的保护下,垂直巷道轴向间隔1~1.5m布置两个充填模板,在沿空留巷(2)侧充填模板上预留直径为500~600mm的通道(11),在留巷侧墙体(3)侧充填模板内布置锚入顶板1~1.2m的上加强筋(9)和锚入底板1~1.2m的下加强筋(10),所述的沿空留巷(2)侧充填模板宽度为1.5~2m,采空区(6)侧充填模板宽度为1~1.5m;所述的下加强筋(10)的间排距均为0.8~1m,上、下加强筋(9、10)采用螺纹钢或圆钢;
b、将搅拌均匀的充填料同时泵入两个充填模板内,直至接顶,待充填物料凝固后拆除充填模板,完成留巷侧墙体(3)和采空区侧墙体(5)的构筑;
c、在留巷侧墙体(3)和采空区侧墙体(5)的前方支设临时模板,以封闭两侧墙体间隔空间,从留巷侧墙体(3)上的通道(11)向留巷侧墙体(3)和采空区侧墙体(5)间隔的空间内注入高发泡聚脂类材料,待凝固后,拆除临时模板后形成中层墙体(4);
d、随着采煤工作面不断推进,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整个工作面内的沿空留巷充填墙体。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筑侧向多列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条件较好的薄、中厚煤层且无瓦斯逸出危险的矿井,只需完成留巷侧墙体(3)和采空区侧墙体(5)的构筑,不需要充填中层墙体(4),留巷侧墙体(3)上也无需预留通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56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随焊冲击旋转挤压装置上的曲面冲击头
- 下一篇:金属防锈防腐蚀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