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跟踪数据加密方法及其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6920.6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6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宁;王镇;瞿晓;奚锦程;刘淦;成世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F7/08 | 分类号: | G07F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跟踪 数据 加密 方法 及其 传输 系统 | ||
1.一种跟踪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从消费者便携设备中接受主PAN;
2)改变数据轨中主PAN的中间部分,产生辅助PAN;
3)加密主PAN;
4)将加密后的主PAN储存在其它数据轨处;
5)将主PAN和辅助PAN与授权请求消息一起发送给发卡银行;
6)发卡银行接收到加密后的主PAN和辅助PAN;
7)发卡银行分析辅助PAN;
8)发卡银行解密并分析主PAN;
9)发卡银行授权消费者便携设备;
10)发卡银行向商人发送授权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PAN中包括作为银行认证号码的第一个结尾部分、第二个结尾部分和一个中间部分;
所述辅助PAN包含作为银行认证号码的第一个结尾部分、第二个结尾部分和一个与所述主PAN的中间部分不同的中间部分;
所述主PAN第一个结尾部分、第二个结尾部分与所述辅助PAN的第一个结尾部分、第二个结尾部分相同;
所述主PAN和所述辅助PAN包含13、16或19个数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变数据轨中PAN的中间部分的加密处理方式包括:动态加密标准体制、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或者先进加密密码体制。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跟踪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至8)还可通过下述步骤替换:
3)加密辅助PAN;
4)发送加密的辅助PAN;
5)发卡银行接收到加密后的辅助PAN;
6)发卡银行解密辅助PAN;
7)发卡银行确定并分析主PAN。
5.用于实现权利要求4的数据加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消费者便携设备、商人设备、收单银行、支付处理网络、发卡银行;其中,消费者便携设备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实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设在所述实体上面;商人设备包括访问设备,访问设备包括识别器、处理器、计算机可读介质,识别器使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加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费者便携设备是借方设备、信用设备、储值设备、智能卡、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呼叫器、支付卡、安全卡、访问卡、智能媒介或者转发器;计算机可读介质以电子存储加密和非加密的主PAN和辅助PAN,是磁条形式或者内存芯片;实体是塑料基底或者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加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处理网络包括数据处理子系统、网络、支持操作和传送授权设备;所述支付处理网络的商业交易包括信用卡交易或者借记卡交易;
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所述服务器计算机是大主机、微计算机组或者一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完成一个功能单元;所述支付处理网络使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加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设备包括销售点设备、蜂窝电话、PDAs、个人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手持识别器、机顶盒、电子卡注册、自动出纳机器、虚拟现金注册、终端、安全系统或者访问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加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卡银行是银行或者业务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69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铜导体绞合工艺改进
- 下一篇:假眼睫毛包装体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