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包的处理方法与网络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27730.6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金康乐;管兴华;李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 | 分类号: | H04L12/7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包 处理 方法 网络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的处理方法与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网络设备根据通信网络协议模型将用户数据包进行解析后转发,而当前应用的通信网络协议模型种类繁多,例如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简称:TCP/IP)模型、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简称:OSI)模型等。
现有技术中具有路由功能的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数据包后,根据通信网络协议模型,例如按照TCP/IP模型,对用户数据包进行逐层解析,并在每层解析后,按照固定的顺序对用户数据包执行内嵌的业务,例如,执行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简称:ACL)、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简称:NAT)及路由查找等业务。而通常ACL、NAT和路由查找等业务是在TCP/IP模型中的网络层实现,用户数据包进入网络设备后,也是按照既定顺序进行业务处理和转发,无法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动态灵活地对用户数据包进行业务处理,如果想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开发成本和风险,造成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处理方法与网络设备,进而实现动态灵活地对用户数据包进行业务处理。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数据包;
根据通信网络协议模型,解析所述用户数据包,生成解析数据包;
从业务模块中调用第一业务处理数组,并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中的组成员,对所述解析数据包依次执行各个组成员指向的业务。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接收输入的第一创建信息,所述第一创建信息包括预设的业务及业务执行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创建信息,创建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
将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配置在所述业务模块中;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创建信息,创建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具体为:
依据所述业务执行顺序,将指向所述预设的业务的指针信息依次保存在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动态更新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动态更新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具体包括:
接收输入的更新信息;
对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进行锁操作;
根据所述更新信息,更新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动态更新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具体包括:
接收输入的第二创建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创建信息,创建第二业务处理数组;
利用所述第二业务处理数组替换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数据包;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通信网络协议模型,解析所述用户数据包,生成解析数据包;
调用执行单元,用于从业务模块中调用第一业务处理数组,并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中的组成员,对所述解析数据包依次执行各个组成员指向的业务。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创建信息,所述第一创建信息包括预设的业务及业务执行顺序;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创建信息,创建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
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配置在所述业务模块中;
其中,所述创建单元具体用于,依据所述业务执行顺序,将指向所述预设的业务的指针信息依次保存在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中。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更新单元,用于动态更新所述第一业务处理数组。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输入的更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7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融合的能量路由器
- 下一篇:铁路货车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