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装置及应用其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7941.X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苏跃峰;孙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S8/00;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应用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导光装置及应用其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液晶显示器中背光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平行于导光板主体部分并从导光板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中的光,通过改变其传播路径破坏光的全反射条件后,使光沿垂直于导光板主体部分的方向从导光板主体部分的出光面射出。
图1示出了导光板的现有结构,包括楔形部11和板状的主体部分12。光线X以平行于主体部分12的方向,从楔形部11的入光面(即导光板入光面)13射入楔形部11,当光线X射到导光板中时,由于在主体部分12中与出光面14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导光点(图中未示出),导光点会破坏光线X的全反射条件,然后使光线X由主体部分12的出光面14射出,形成一个均匀的面光源提供给阵列基板。
现有的导光板通常为注塑成型工艺形成,是利用射出成型机将用于生产导光板的熔融材料以高压的方式填充到封闭模具内,再经过保压、冷却后脱模得到成品导光板。
在采用上述注塑成型工艺生产导光板的过程中,当需要生产厚度较小的导光板时,所使用的射出成型机吨位需要增加,射速也需要加快,由此会增加设备成本,而且导光板的厚度越小生产难度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的薄型化导光板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装置,包括导光楔形部和导光膜,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膜的入光面相贴合,且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高度与所述导光膜的入光面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导光膜由卷对卷生产工艺或者压缩膜生产工艺制成,所述导光楔形部为楔形的导光板,由注塑成型工艺制成;所述导光膜的入光面为所述导光膜的侧表面;所述导光楔形部包括相互平行且面积不同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相邻且为梯形的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相邻但不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为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入光面,所述第二侧表面为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所述下表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
优选地,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为磨砂面。
优选地,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通过粘合剂与所述导光膜的入光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的折射率与所述导光楔形部的折射率相同;和/或,所述粘合剂的折射率与所述导光膜的折射率相同。
优选地,导光楔形部的入光面高度为2.0mm~0.6mm,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高度和导光膜的入光面高度为0.55~0.05mm。
优选地,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入光面高度为0.6mm,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高度和导光膜的入光面高度为0.2mm。
优选地,所述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高度和导光膜的入光面高度为0.4mm~0.2mm。
一种背光模组,使用了上述导光装置。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使用了上述背光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装置中,由于使用了导光膜替代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主体部分,无需同现有技术一样再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来制造较薄的导光板主体部分,因此也不需要使用大吨位的射出成型机,从而达到了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又由于导光膜的制造技术较为简单且能达到较小的厚度,因此降低了导光装置的生产难度。
另外,由于导光楔形部的出光面高度与导光膜的入光面高度相同,避免了从楔形部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不能全部进入导光膜,从而能提高光的利用率,使导光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导光楔形部22和导光膜21,导光楔形部22的出光面23与导光膜的入光面24相贴合,且导光楔形部22的出光面23高度与导光膜21的入光面24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7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用于风机控制系统的对时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地震数据分级存储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