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8133.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袁竹林;孙珊珊;朱立平;朱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F23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气流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领域,涉及一种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目前火力发电厂利用锅炉尾部烟气来加热空气的常用设备。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利用换热器转子横跨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通过转子连续缓慢旋转,在两个通道中吸收和放出热量来进行换热。当转子的某一部分旋转至烟气通道时,转子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其温度升高,当转子旋转至空气通道时,由于空气温度低于转子温度,转子释放出热量对空气加热,从而实现高温烟气和空气间的热量交换。转子每旋转一周进行一个周期的热量交换。根据以上换热原理可知,随着转子的转动,当转子进入烟气通道后是逐步被烟气加热的,其自身温度不断升高,因此根据传热原理可知,与转子经过热交换的烟气,其温度必将是变化的,且对于矩形横截面的通道而言,最高温和最低温的烟气分别位于矩形通道的左右两侧。通常烟气穿过转子后,最高温度区域的烟气比最低温度区域的烟气高出30℃左右(具体温差随换热器本身及运行条件有所不同)。目前,很多电厂所采用的流程是将经过换热的烟气送入并列的两组袋式除尘器,从而存在两组袋式除尘器工作温度不一致的问题,由于滤袋的寿命与烟气温度密切相关,且成非线性上升关系,因此温度偏高的除尘器组寿命显著偏短,如果通过某种方式,对流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行混合,使烟气温度在进入袋式除尘器前达到均匀,则可显著延长除尘器滤袋组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一种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由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流出的烟气存在温差问题,提供一种阻力小、不需附加动力的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所述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设置在烟气通道中,所述烟气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包括第一梯形导流板、第二梯形导流板和三角形导流板,所述三角形导流板的底边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的对角线上,所述三角形导流板沿所述烟气通道中烟气流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梯形导流板的底边和所述第二梯形导流板的底边分别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第一梯形导流板的底边、所述第二梯形导流板的底边和所述三角形导流板的底边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梯形导流板的一个侧边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上,所述第一梯形导流板的另一个侧边连接所述三角形导流板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一梯形导流板与所述三角形导流板相连接的侧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梯形导流板的一个侧边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上,所述第二梯形导流板的另一个侧边连接所述三角形导流板的另一个侧边,所述第二梯形导流板与所述三角形导流板相连接的侧边的长度相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导流板的两个侧边的长度相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梯形导流板的下底边长为上底边长的2倍,所述第二梯形导流板的下底边长为上底边长的2倍。
更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导流板的底边与所述烟气通道的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包括三个设置在烟气通道中的导流板,当烟气流经该装置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将温度较高的烟气“搬送”一部分到温度较低的一侧,同时将温度较低的烟气“搬送”一部分到温度较高的一侧,使得不同温度的烟气得到迅速混合而趋于一致。此外,该种导流板的阻力很小,混合过程不需附加动力。除应用该种导流板组对存在温差的烟气进行混合外,也可用其对存有不同浓度的流体进行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促进气流混合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烟道;2、第一梯形导流板;3、第二梯形导流板;4、三角形导流板;5、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