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3,4-二羟基苯甲酸为前驱体的吡拉西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8310.X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楠;张婷;苏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三善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7/27 | 分类号: | C07D207/27;C07C65/03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苯甲酸 前驱 吡拉西坦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共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3,4-二羟基苯甲酸为前驱体的吡拉西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894年,德国E.Fischer基于“分子间选择性作用”的思想提出了“锁—钥匙”模型,即是现代超分子科学理论的雏形。1937年,德国K.L.Wolf等创造了“超分子”一词,用以描述分子缔合而形成的高度有序的实体,从普遍意义上讲,任何分子的集合都存在相互作用,所以人们常常将物质聚集态这一结构层次称为“超分子”。直到1978年,法国的J.M.Lehn教授基于传统的植根于有机化学中的主客体体系研究才最终提出了“超分子化学”的完整概念。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缔结而形成的复杂有序并且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分子聚集体的科学,它是“超越分子范畴的化学”而这种分子聚集体简称超分子。所以,超分子化学的基础是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通过研究多个不同种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功能体系的科学。超分子化学具有以下显著特征:a.形成超分子化合物的强结合力是不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叠加和协同的结果,是多种作用力的综合表现;b.不同分子自组装而成的超分子化合物显示出与原自组装分子完全不同的新功能。而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协同作用进行的分子识别和超分子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核心部分。晶体工程学将超分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晶体的设计与生长,通过分子识别和自组装过程的共同作用,得到结构可调控,具有特定物化性质的新晶体。运用晶体工程学的理论设计药物共晶的途径是可行的,利用晶体工程学的原理通过药物活性成分与其它共晶前躯体通过氢键连接形成新的晶体。以晶体形式存在的药物活性成分(API),传统上一直局限于盐、多晶形和溶剂化物(包括水合物)。从知识产权和生物利用度上来说,API本身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其中结构和组成成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剑桥结构数据库(CSD)是关于分子设计和材料设计的物质结构微观信息的主要来源。
药物晶型研究和药物固态表征在制药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方面,不同晶型的同一药物,在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等生物化学性质方面可能会有显著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如果没有很好的评估选择最佳的药物晶型进行研发,可能会在临床后期产生晶型的变化,从而导致药物上市的延期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制药公司来说,如何研发出药物的新晶型从而能够打破原创药公司对晶型的专利保护,提早将仿制药推向市场,是近年来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仿制药和原料药公司的市场和国际竞争力。药物晶型研究与药物的固态表征在欧美制药界已经是比较成熟并深受重视的领域,但在国内制药界尚属起步阶段。
吡拉西坦是一种脑代谢改善药,属于γ-氨基丁酸的环形衍生物,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具有激活、保护、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可改善痴呆者的认知能力,但对重度痴呆者无效。有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的作用。能促进脑内ATP,可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并能增强神经兴奋的传导,具有促进脑内代谢作用。可以对抗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对缺氧所致的逆行性健忘有改进作用。可以增强记忆,提高学习能力。据报道,吡拉西坦的水溶性乙基类似物是一个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对成年人的部分癫痫发作有辅助治疗作用。吡拉西坦对许多其它疾病可能有治疗作用,如急性局部缺血、失语、海洛因成瘾、亨廷顿舞蹈病、巴金森病、雷诺综合征、镰形细胞性贫血和眩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3,4-二羟基苯甲酸为前驱体的吡拉西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测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
本发明选用原料药吡拉西坦作为药物活性成分(API),选用前驱体为3,4-二羟基苯甲酸,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结构的药物共晶。该药物共晶的结构简单概括如下:三个3,4-二羟基苯甲酸分子和一个吡拉西坦分子通过氢键结合而成吡拉西坦药物共晶的基本结构单元,吡拉西坦分子中氨基上的N原子作为氢键给予体分别与两个3,4-二羟基苯甲酸分子中羧酸上的一个O原子形成氢键,其中一个3,4-二羟基苯甲酸分子中羧酸上的另外一个O原子作为氢键的给与体与吡拉西坦分子中酰胺基团上的O原子形成氢键,第三个3,4-二羟基苯甲酸分子中4-羟基上的O原子作为氢键给与体与吡拉西坦分子中羰基上的O原子形成氢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三善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三善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竞争投料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具有固持器的光纤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