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布索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8420.6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楠;张婷;苏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三善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56 | 分类号: | C07D277/56;C07D213/803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布索坦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共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非布索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894年,德国E.Fischer基于“分子间选择性作用”的思想提出了“锁-钥匙”模型,即是现代超分子科学理论的雏形。1937年,德国K.L.Wolf等创造了“超分子”一词,用以描述分子缔合而形成的高度有序的实体,从普遍意义上讲,任何分子的集合都存在相互作用,所以人们常常将物质聚集态这一结构层次称为“超分子”。直到1978年,法国的J.M.Lehn教授基于传统的植根于有机化学中的主客体体系研究才最终提出了“超分子化学”的完整概念。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缔结而形成的复杂有序并且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分子聚集体的科学,它是“超越分子范畴的化学”而这种分子聚集体简称超分子。所以,超分子化学的基础是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通过研究多个不同种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功能体系的科学。超分子化学具有以下显著特征:a.形成超分子化合物的强结合力是不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叠加和协同的结果,是多种作用力的综合表现;b.不同分子自组装而成的超分子化合物显示出与原自组装分子完全不同的新功能。而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协同作用进行的分子识别和超分子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核心部分。晶体工程学将超分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晶体的设计与生长,通过分子识别和自组装过程的共同作用,得到结构可调控,具有特定物化性质的新晶体。运用晶体工程学的理论设计药物共晶的途径是可行的,利用晶体工程学的原理通过药物活性成分与其它共晶前躯体通过氢键连接形成新的晶体。以晶体形式存在的药物活性成分(API),传统上一直局限于盐、多晶形和溶剂化物(包括水合物)。从知识产权和生物利用度上来说,API本身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其中结构和组成成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剑桥结构数据库(CSD)是关于分子设计和材料设计的物质结构微观信息的主要来源。
药物晶型研究和药物固态表征在制药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方面,不同晶型的同一药物,在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等生物化学性质方面可能会有显著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如果没有很好的评估选择最佳的药物晶型进行研发,可能会在临床后期产生晶型的变化,从而导致药物上市的延期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制药公司来说,如何研发出药物的新晶型从而能够打破原创药公司对晶型的专利保护,提早将仿制药推向市场,是近年来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仿制药和原料药公司的市场和国际竞争力。药物晶型研究与药物的固态表征在欧美制药界已经是比较成熟并深受重视的领域,但在国内制药界尚属起步阶段。
非布索坦是一种非嘌呤结构的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美国FDA于2009年2月批注其上市,用于治疗痛风病人的高尿酸血症。非布索坦是一种耐受性更好,疗效与别嘌呤相当或更优的药物,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非布索坦作为一种非嘌呤结构的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选择性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黄嘌呤氧化生成尿酸,而对嘌呤和嘧啶代谢中的其它酶类(如:鸟嘌呤脱氨酶、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等)作用很小,因此,在理论上能避免很多的毒副作用,临床试验也验证了这一点。而且不同于别嘌呤只能抑制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当该酶中的钼活性中心发生自氧化时,就会使别嘌醇失去活性。非布索坦通过与黄嘌呤氧化酶中催化黄嘌呤生成尿酸的关键位点-钼碟呤中心来抑制黄嘌呤106与底物的结合,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都有抑制作用。另外,治疗痛风用药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类别,在全球药物市场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约占全球药物市场的4%。随着大量新型治疗药物被广泛使用在临床,带动了整个市场的高速增长,痛风药物领域也将成为国内外医药公司新药的研发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非布索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测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
本发明所选用原料药非布索坦作为药物活性成分(API),选用的前驱体为异烟酸,非布索坦化学名称为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分子式为C16H16N2O3S,其结构式如a所示;异烟酸的分子式为C6H5NO2,其结构式如b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三善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三善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