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8621.6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丹;李卫;徐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C08L75/06;C08L33/12;C08L25/06;C08G18/42;C08G18/10;C08K9/06;C08K3/04;C08L23/14;C08L51/06;C08K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复合型 聚合物 耐磨 轴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轴承内层料的制备:将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到氮气保护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中,甲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的质量比为40~65:35~60,于70~80℃反应2~3小时,得到聚氨酯的预聚物;将聚氨酯的预聚物、芳纶纤维、鳞片状导热石墨粉、丁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过氧化二苯甲酰和二甲基苯胺按质量比50~55:5~10:15~20:2:2:10:10:2混合均匀,密封条件下于25℃反应24小时后于100℃固化6小时,减压保持固化4小时,得到轴承内层料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互穿网络合金导热耐磨材料;
(2)轴承外层料的制备:将共聚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短切导热碳纤维、鳞片状导热石墨粉和纳米导热碳粉按质量比54~59:8:8:10~15:10~15:5混合均匀,于160~220℃熔融挤出、切粒,得到轴承外层料聚丙烯基高刚导热复合材料;
(3)共挤成型:将步骤(1)的轴承内层料和步骤(2)的轴承外层料按质量比分别于160~220℃共挤成型、再经机械切割,得到以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互穿网络合金导热耐磨材料为内层、聚丙烯基高刚导热复合材料为外层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芳纶纤维和鳞片状导热石墨粉采用等离子表面处理仪进行辐照活化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鳞片状导热石墨粉采用丙酮分散硅烷偶联剂干处理1~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短切导热碳纤维和纳米导热碳粉采用丙酮分散硅烷偶联剂干处理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的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鳞片状导热石墨粉采用丙酮分散硅烷偶联剂干处理1~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熔融挤出、切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共挤成型在双层塑料管材挤出成型机组中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内层的厚度为8~10mm,所述的外层的厚度为2~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的内径为40mm或45mm。
10.一种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6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脂质燃烧或者能量代谢促进剂
- 下一篇:一种手机弓型弹片连续冲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