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8780.6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军;陈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松工程塑料(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3/38;C08K3/28;C08K3/34;C08K3/08;C08K7/00;C08K3/04;C08K7/06;C08K3/22;B29C4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尼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 一种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其组分及含量为:
PA66和/或PA6 20.0~80 .0重量份;
导热填料 15.0~75.0 重量份;
所述导热填料导热系数为5W/m·k-900 W/m·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非金属材料的颗粒形状为球形或片状、纤维状或晶须导热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金属材料为纤维状或粉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粉体导热填料粒径D50为0.001um~100um之间,所述片状导热填料比表面积在0~100㎡/g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状导热填料的长径比≥1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状导热填料的长径比≥20:1。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为氮化硼、氮化铝、碳化硅、石墨粉、铜粉、铝粉、银粉、碳纳米管、碳纤维、α-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为碳化硅晶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所述的组分及含量为:
PA66和/或PA6 20.0~50 .0重量份;
导热填料 15~ 60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所述的组分及含量为:
PA66和/或PA6 30 ~50 重量份;
导热填料 15~60 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组分:
阻燃剂 1.0~15.0重量份;
偶联剂 0.3~0.7 重量份;
润滑剂 0.2~0.7 重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卤系阻燃剂或氮磷系阻燃剂,其中氮磷系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固体磷酸酯、三聚氰胺磷酸盐、次磷酸盐或红磷母粒,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是乙撑双硬酯酰胺和/或脂肪酸或脂肪酸酰胺。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导热填料搅拌混合,进行表面改性,加料顺序为:PA66和/或PA6、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导热填料,搅拌转速为500~1500转/min,搅拌温度设定为30℃~120℃之间;
b)将步骤a)混合好的材料在挤出机上混合挤出,温度为220-265 ℃;
c)将步骤b)中的材料经挤出、切粒,干燥即得导热尼龙复合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所述温度设置为:一区:260 ℃、二区:260 ℃、三区:260 ℃、四区:260 ℃、五区:250 ℃、六区:220 ℃、七区:220 ℃、八区:220 ℃、九区:220 ℃、机头:265 ℃。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应用于LED灯具外壳散热材料或低压电器或电子散热元件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松工程塑料(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本松工程塑料(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7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